这就是为什么我支持华为的原因了。 8月29日,华为把2025年上半年的“烧钱成

森森视野 2025-08-29 23:19:50

这就是为什么我支持华为的原因了。 8月29日,华为把2025年上半年的“烧钱成绩单”甩在全网面前:4270亿元营收、371亿元净利润,数字不算炸裂,但旁边那一行“研发投入969.5亿元”直接把热搜点燃——掰开算,相当于每天睁眼就烧掉3.5亿元,而且比去年同期的889亿元又多了80亿。放眼国内,能把利润摁在地上摩擦、却还把22.7%的营收砸进实验室的,除了华为真没谁了。 故事得从2019年说起。那一年,华为被断供芯片,手机份额一夜间跌到低谷,外界唱衰“华为要完”。结果任正非反手就把“活下去”的剧本撕了,把每年千亿级的研发预算直接锁死:2020年1419亿、2021年1427亿、2022年1615亿、2023年1647亿、2024年1797亿,十年累加砸进12490亿。钱都去哪儿了?上海青浦的“练秋湖”研发中心,4000名工程师24小时轮班干鸿蒙;东莞松山地的芯片团队,把麒麟9000S的晶体管从90亿颗推到150亿颗;还有车BU,把ADS 3.0的激光雷达成本砍到友商一半,让问界M9敢卖50万还排队提车。一句话,华为把利润换成了“未来门票”。 有人酸“性价比才是王道”,那就把账算明白:2024年华为净利润626亿,研发投入1797亿,相当于每赚1块钱就掏出2.87块去烧;另一边,号称“不赚钱交个朋友”的某厂商,净利润率却飙到15%以上,研发费用只占营收的7%。到底谁把用户当韭菜?数据不会撒谎。再看市场反馈,2025年二季度华为以2540万台出货量重夺国内第一,Mate 60系列加价1000块还得抢;9月4日,三折叠屏Mate XTs又要发布,黄牛已经放话“首发至少溢价三倍”。研发投入不是成本,而是定价权。 更狠的是,华为的研发不是“单点开花”,而是“全链下重注”。芯片有麒麟、系统有鸿蒙、云有鲲鹏、车有ADS、AI有昇腾,五个赛道同时烧钱,别人追一个都喘不过气。今年6月,华为内部流出“鸿蒙原生应用冲刺路线图”,TOP 5000应用要在一年内全部完成原生适配,腾讯、阿里、字节连夜成立鸿蒙专班,程序员007爆肝——这一幕像极了2012年微信抢船票,只不过这次发船的是华为。结果也摆在眼前:鸿蒙设备已经超过10亿台,开发者720万,连国家电网、中国商飞都用鸿蒙做终端,这不是生态,这是“根技术”霸权。 所以别再问“华为为什么不赚钱”,它压根没打算现在赚。把利润换成技术护城河,把现金流换成未来十年的门票,这才是制造业最野的打法。当你还在比跑分、比价格的时候,华为已经比谁能定义下一个时代的标准了。 评论区聊聊:你愿意为“技术长期主义”买单,还是继续等“性价比”刀法? 信息来源: 证券时报2025-08-29《华为最新发布!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,研发投入969.5亿元》 IT之家2025-08-29《华为今年上半年营收达4270亿元,同比增长3.94%》 南方+2025-08-28《51家粤企上榜!华为研发投入最高,腾讯纳税最多》

0 阅读:164
森森视野

森森视野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