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来西亚脑洞大开:中国转让稀土技术! 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消息称,马来西亚政府表示,中国愿意在稀土加工领域向马国提供技术援助,但有一个关键条件:仅限于政府相关公司参与。 评几句:中方所谓的“技术援助”,大概率是“教你怎么拧螺丝”,而不是“送你一台光刻机”。稀土加工技术是什么?是中国花了三十年、投入万亿资金、踩遍无数坑才练就的“独门秘籍”,相当于武林中的《九阴真经》。你猜中国会不会直接复印一本送给邻居? 美国曾试图重建稀土产业链,结果砸了十几亿美元,至今产能不到中国的10%;澳大利亚稀土矿不少,但加工技术还得看中国脸色。中国稀土加工占全球90%以上,这种“垄断级”技术,别说送,连租借都得套三层保险箱。 马来西亚的声明,更像是一场“舆论试探”——先吹风“中国愿意帮忙”,再暗示“技术合作在望”,最后可能变成“中方条件苛刻,我们很无奈”。这套剧本,东南亚某些国家在高铁、5G等项目上早已演过好几轮。 但真相可能是:中方说的“技术援助”,大概是派专家指导安全生产、环保标准,或者培训操作设备(设备还得从中国买)。至于核心的萃取技术、提纯工艺、专利配方?那是华为级别的保密项目,别说转让,多问两句都可能触发“国家安全警报”。 别忘了中缅之前的“稀土剧情”:缅甸想自己加工稀土,结果发现缺技术、缺电力、缺产业链,最后矿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云南。马来西亚的稀土矿,八成也得走类似路线——矿是你的,加工利润是我的,技术?那是祖传的。 最后用数据扎心一下:中国稀土专利占全球80%以上,稀土加工成本比国外低40%。马来西亚要是能靠自己突破技术壁垒,特斯拉早就改名叫“马来特”了。 所以,别猜了—— 技术转让?不存在的。 合作加工?可能的。 舆论造势?肯定的。 毕竟,谈判桌上喊价最高的,往往是最想还价的那个。
就在刚刚,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宣布了2025年8月28日,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恢复通
【8评论】【1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