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5年,“全国散打冠军”乔立夫和他的同伙邵苗苗,一起被押往东莞郊外刑场,照片中的他低着头,一脸忏悔,而他的同伙更是面无表情,眼神空洞呆滞...... 在1995年寒冬的东莞刑场上,两个即将告别人世的灵魂,却以截然不同的姿态面对死亡。 一个是曾经叱咤武坛的全国散打冠军乔立夫,此刻他穿着一条廉价的牛仔裤,在人群"害人精"的唾骂声中,只能黯然低头,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悔恨。 另一个,则是这场血案的真正策划者,夜总会女子邵苗苗,她面无表情地站立着,冷得像一尊蜡像,仿佛死亡不过是一场必然的谢幕。 九十年代初的深圳,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南方,一夜暴富的神话每天都在上演,在这样的背景下,乔立夫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本领,正在迅速贬值。 1988年,乔立夫在全国擂台赛上一脚踢飞对手护齿,赢得冠军时,全场欢呼雷动。 那一刻,他是国家的骄傲,是万众瞩目的英雄,然而仅仅几年后,这位曾经的冠军在警校当教练,工资都少的可怜。 他常常站在路边,眼睁睁看着一辆辆豪车呼啸而过,车里坐着的或许是刚从香港来的商人,或许是靠倒卖几块地皮就发了财的投机者。 而来自兰州的邵苗苗,身高不足一米五五,长相平平,却精准地找到了那个时代的财富密码。 在"皇室假期"夜总会,她化名"菲菲",靠着一双善于揣摩人心的眼睛和一口绵软的西北口音,就能让男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,一个月小费轻松超过两万。 邵苗苗从小就看着母亲为钱发愁,在贫困的西北农村,她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:在这个世界上,钱比尊严重要得多,她把拿捏别人的欲望,当成了自己最厉害的武器。 在那个欲望横流的城市里,乔立夫和邵苗苗的相遇,就像两块残缺的拼图,注定要拼出一场灾难。 他们的关系,根本不是什么爱情,而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,邵苗苗主动靠近乔立夫,她看中的,就是他那身被现实埋没的功夫。 在她的甜言蜜语里,乔立夫找到了久违的价值感,很快就从一个警校教练,堕落成了夜总会的"看场"。 昔日为国争光的拳脚,现在用来摆平醉鬼和讨债,在邵苗苗身边,他终于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满足感,他成了她最可靠的"保护伞"。 作为回报,邵苗苗给他画了一个大饼,她既满足了他对金钱的渴望,也满足了他作为男人的保护欲。 在这段关系里,邵苗苗是那个许诺未来的人,用一句"给你买大房子"当诱饵,而乔立夫,则心甘情愿地成了那把实现蓝图的刀。 当他们的共生关系牢固后,犯罪升级就成了必然,香港富商岑嘉恩的疏远,直接威胁到了邵苗苗的财路,也点燃了导火索。 一天晚上,在夜总会的包厢里,邵苗苗对乔立夫提出了那个疯狂的计划:搞定那个香港富商,就能拿到一大笔钱。 乔立夫犹豫过,在他的内心深处,还残存着一丝作为运动员的道德底线,但邵苗苗仅用几句甜言蜜语,就能轻松击垮他的底线。 1995年6月27日晚,一个闷热的夏夜,乔立夫和同伙用棍棒打晕了岑嘉恩,将他绑在了东莞一个偏僻的出租屋内。 为了80万赎金,他们又设下圈套,将前来送钱的女股东陈洁文一并绑架,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期,两名人质的存在成了定时炸弹。 为了永绝后患,乔立夫亲手操起那把从受害者工厂偷来的工业电锯,轰鸣声彻底吞噬了冠军的最后一丝人性。 当那些被肢解的残骸装进黑色大袋子和编织袋,扔在桥洞与菜地时,乔立夫的"保护"功能,已经彻底变成了纯粹的毁灭。 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,即使他们再逃跑,最终也逃不过警方的抓捕,被捕后,在审讯室里,乔立夫痛哭流涕,交代了全部犯罪经过,而邵苗苗则始终保持冷静,试图将责任推给乔立夫,声称自己只是被胁迫参与。 1995年12月,在东莞的刑场上,他们最终走向了同一个终点,但内心却早已殊途。 乔立夫在行刑前泪流满面,不停地说着"对不起",而邵苗苗则保持着那副冷漠的表情,仿佛死亡对她而言只是一场必经的仪式。 这场血案,不只是两个人的沉沦,更像一个时代的回响,在那个金钱至上的年代,多少人迷失了自我,多少灵魂被物欲吞噬。 成功不应只以金钱衡量,人生价值不该被物质欲望绑架,那个曾经在擂台上光芒四射的冠军,最终倒在了自己内心欲望的刀下,而那个精于算计的女子,也在自己编织的网中走向毁灭。
我们原来有个香港合作公司,他们公司出差吃饭喝酒从来不开发票。我问他们为什么?他说
【29评论】【13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