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总反复?根源在“肠内环境”没调好,一张“清肠方”帮你断根! 很多

陈玉龙谈养护 2025-08-30 16:18:08

肠息肉总反复?根源在 “肠内环境” 没调好,一张 “清肠方” 帮你断根! 很多患者肠息肉切了又长,拿着一次次的肠镜报告发愁:“为什么别人切了就没事,我却反复长?” 其实肠息肉就像潮湿角落里的霉斑,只擦掉表面的霉,不改善潮湿的环境,用不了多久还会再长!对付肠息肉,关键不是 “切得多干净”,而是找到 “长霉斑” 的原因 —— 肠内湿热瘀滞,改善肠道的 “内环境”。 只有从根本上调理肠道,让湿热排出去、瘀滞通开了,肠道黏膜恢复健康,息肉才没了滋生的温床,才能真正摆脱 “切了又长” 的循环。 对此临床上常使用 “清肠方” 进行调理。这个方剂由槐角、地榆、败酱草、薏苡仁、丹参、莪术、白术、茯苓等八味组成。 槐角 + 地榆:清热凉血,像给肠道 “降温”,清除引发息肉的湿热邪毒。 败酱草 + 薏苡仁:解毒祛湿,把肠道里的 “浊水” 排出去,减少痰湿堆积。 丹参 + 莪术:活血化瘀,打通肠道黏膜的 “瘀堵点”,不让瘀滞聚成息肉。 白术 + 茯苓:健脾益气,增强肠道的 “自洁能力”,从根源减少湿热生成。 全方清热、祛湿、活血、健脾于一体,既能帮助缩小息肉,又能改善肠道环境,降低复发风险。 临床上我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减开方,这个方子具体怎么用呢?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给大家讲讲。 拿这位 50 岁的赵女士来说吧,她肠息肉反复发作 3 年,每次切除后半年就会再长,最大的直径达 0.8cm,平时总觉得腹胀,大便黏马桶,吃点辣就腹泻,舌苔黄腻,脉象滑数。中医辨证她是典型的湿热下注、瘀滞肠络。 于是以槐角、地榆清热凉血为君药,败酱草、薏苡仁祛湿解毒,丹参、莪术活血化瘀,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。考虑到她腹泻明显,又加了炒山药、莲子固肠止泻,增强脾胃功能。 用药 2 个月后,赵女士腹胀减轻,大便成形;坚持调理半年后复查肠镜,肠道内未再发现新息肉,黏膜也比之前光滑。停药后嘱咐她坚持每天喝小米粥养脾胃,少吃辛辣油腻,每周按揉天枢穴(肚脐旁 2 寸)1-2 次,保持肠道通畅。

0 阅读:96
陈玉龙谈养护

陈玉龙谈养护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