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真的是由远古森林形成的吗?一个在煤矿工作了十几年的老矿工透露实情,不管你相不

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-08-31 01:55:23

煤炭真的是由远古森林形成的吗?一个在煤矿工作了十几年的老矿工透露实情,不管你相不相信,煤炭的确是植物形成的,我们还没打孔放炸药之前,甚至还能看到很多清晰的植物脉络! 主要信源:(中国科学院——【光明日报】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;澎湃新闻——《科学》揭示煤炭成因:微生物直接消耗煤甲氧基,还产生甲烷) 煤炭看起来像石头,但它其实主要是由碳、氢、氧这些元素组成的,和生物体内的成分很接近。 它并不是真正的岩石,而是远古时代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在地下,经过非常长的时间慢慢变成的。 可以说,煤炭就是地球储藏在地底下的一种古老能量。 有人可能会好奇,有些地方的煤层特别厚,甚至达到一百多米,那得多少植物才能形成这么厚的煤啊? 难道以前的地球真有这么多植物吗?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煤到底是什么时候、又是怎么形成的。 煤既然是植物变的,那肯定得等到植物出现在陆地上之后才可能形成。 根据化石证据,最早的陆地植物出现在四亿多年前。 那时候的植物主要是矮小的蕨类,长在水边潮湿的地方,长得也不高。 后来植物慢慢进化,越长越大,覆盖的地方也越来越广。 到了泥盆纪,地球上还是蕨类植物占主要地位,虽然有些蕨类能长到十几米高,但还没有真正像现在这样高大的树木。 直到进入石炭纪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 石炭纪称得上是地球历史上植物最繁盛的时期,裸子植物开始出现,它们比蕨类更强壮、更耐旱,能长到几十米高,而且不再只长在水边,逐渐向内陆扩展。 那时候的地球,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。 我们现在挖出来的煤,很大一部分就是石炭纪形成的。 比如在我国就发现过120米厚的煤层,科学家推算,这相当于当年堆积了超过两千多米厚的植物。 可能有人不信,觉得哪有这么多植物? 但很多证据表明那是真的。 石炭纪的时候,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特别高,平均达到35%,有些地方甚至超过40%。 这么高的氧气含量,也让当时的昆虫长得特别大,比如蜻蜓翅膀张开有一米宽,知了长得像喜鹊那么大。 这些氧气哪来的? 主要就靠当时地球上密密麻麻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。 植物虽然看起来安静,不会动,但其实它们一直在悄悄地改变地球。 石炭纪的植物拼命吸收二氧化碳,释放氧气,再加上当时火山活动不活跃,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。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,能保温,它的减少导致地球温度逐渐下降。 结果到了石炭纪末期,气候变冷,很多生物受不了,包括大量植物也死亡了。 这些死掉的植物被埋在地下,经过地壳变动、高温高压,慢慢变成了煤。 石炭纪形成的煤特别多,全世界大约一半的煤都来自那个时期。 当然,其他地质时期也有煤形成,比如二叠纪、侏罗纪等等,但厚度和规模都比不上石炭纪。 除了植物多,地质活动也很重要。 石炭纪之后,地球进入二叠纪,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了盘古超大陆,火山频繁爆发,引发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。 强烈的地壳运动把原本分散的煤层挤压在一起,变得更厚更密。 甚至有些地方,石炭纪的煤层的下面还发现了更古老的泥盆纪煤层。 煤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,要经历千百万年。 就算人类想人工制造,也得等上几十万年,根本不现实。 煤是人类使用最久的化石能源,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,用量越来越大。 煤主要用来发电和炼钢,使用方法基本上就是烧。 燃烧时,煤里面的碳和空气中的氧结合,变成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,硫则变成二氧化硫,可能形成酸雨。 地球本来就有碳循环和硫循环,但人类开采和使用煤的速度太快,打破了自然平衡。 短短两三百年,地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近1摄氏度,酸雨也带来环境污染。 而且煤是不可再生的,用一点就少一点。 据估计,全世界已知的煤储量大概还够用200年左右。 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替代煤的能源。 比如生物能源,用现在的植物制造酒精燃料,成分和煤有点像。 但这种方法成本高,而且可能影响粮食生产。 有些人想到用转基因技术提高作物产量,专门用来制造燃料,但这还在探索中。 希望将来某一天,煤不再是我们依赖的主要能源,而是变成博物馆里的展览品,提醒我们曾经有一段依赖古老植物能源的历史。 对此您怎么看呢?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

0 阅读:88
雕塑艺术之魅力

雕塑艺术之魅力

雕塑艺术之魅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