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一定会失败?红军一定要被迫进行长征?在毛主席看来,并不是这样的,

古往奇趣角 2025-09-01 05:11:14
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一定会失败?红军一定要被迫进行长征?在毛主席看来,并不是这样的,他至少提出了两种足以粉碎百万国民军队堡垒战法的方案。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25日启动,国民党军用堡垒推进,层层筑垒压缩中央苏区。国民党动员近百万兵力,分北南西路进攻,北路顾祝同33师,南路陈济棠11师,西路何键9师,十九路军蔡廷锴6师辅助。堡垒铁桶包围,经济封锁切断补给,红军阵地渐失。 两个月后,福建事变1933年11月20日爆发,十九路军福州反蒋,建中华共和国,与红军签停战协定,划界线。毛主席提出第一种对策:红军主力脱离阵地,向浙江为中心苏浙皖赣转移。部队携带干粮武器,夜行白天休,抵达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间袭击,威胁国民党南京核心。无堡垒地带设伏歼敌,迫进攻苏区敌军回撤,支援十九路军,扭防御为进攻。 对策未采纳,反围剿继续,国民党堡垒增多,红军补给中断。1934年4月广昌战役,红军阵地战损失5000人。到了1934年夏,反围剿近一年,向浙江突进难实现,毛主席提第二种对策:主力向湖南中部进发,引江西堡垒敌军入湖南无堡垒平原歼灭。部队分批撤,沿小道西进,涉水过桥,到湖泊田野布阵,利用地形伏击。敌脱离堡垒机动弱,红军分兵合击消灭师团。 两种对策没用,红军阵地消耗大,粉碎围剿机会丢,国民党铁桶推进,苏区压缩极小,导致长征。 事态演变及毛主席的后期贡献 1934年10月10日,中央红军主力八万余人离江西瑞金,长征开始,携带枪支弹药医疗用品,翻山渡河。193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,损失过半剩三万六千。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,确立毛主席领导,红军机动,四渡赤水,5月29日夺泸定桥,5月22日与彝族结盟,6月至7月第一方面军与张国焘第四方面军会合四川茂功,分歧致分裂。毛主席率队过草地雪山,10月19日抵陕北吴起镇,剩八千。 长征后建陕北根据地。抗日战争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战场,华北设伏袭日军补给,发展130万正规军260万民兵,解放区一亿人口。1945年后解放战争,指导避敌优势转进攻。1947年东北华北战场,包围城市歼国民党主力。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,黄淮平原挖壕推车运粮,围歼敌60万。1949年1月平津战役,切敌退路,北京外谈判,和平解放。这些实践推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毛主席天安门宣布,继续土地改革工业发展。1976年9月9日,北京逝世,他的战略思想影响持久。

0 阅读:243

猜你喜欢

古往奇趣角

古往奇趣角

奇趣视角,发现历史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