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4年,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,整日疼痛难忍,她花光3000多块,医生建议

烟火阑珊歌婉转 2025-09-01 09:38:42

1984年,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,整日疼痛难忍,她花光3000多块,医生建议:截肢。谁料,两年后,在河南偶遇一位医生,15天后竟全好了。 一九八四年,新疆一位三十岁的女子吉力力遇到了一件烦心事。 她的腿上长了一个大包,疼痛难忍,让她忍不住掉眼泪。 为了治病,她花光了积攒的三千多元,医生甚至建议截肢。 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,两年后在河南遇到了一位医生,只用了十五天时间,她的病就完全好了。 出院那天,吉力力激动地跪在地上,流着眼泪说:"宋医师,谢谢您!" 这位宋医师究竟是谁? 他用了什么方法,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治好吉力力的病呢? 这位医生名叫宋兆普,是河南汝州人。 他出身中医世家,父亲宋金庚也是一位老中医。 宋兆普毕业后就开始给父亲当助手,学习医术。 老中医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,总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,尽量开一些便宜有效的药方,让病人吃完药就能继续干活,不影响正常生活。 有一次,诊所里来了好几个外村病人,一直等到中午。 宋兆普肚子饿得咕咕叫,见父亲没有喊吃饭的意思,就偷偷跑到后院厨房扒拉了两口饭。 谁知五分钟后回来,父亲打了他一巴掌,严肃地说:"你能让病人疼得死去活来,等你吃完饭休息好再慢慢看病吗?记住,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。" 跟着父亲学了几年后,宋兆普掌握了不少医术。 可惜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:"坑害病人是会断子绝孙的。" 这句话深深印在宋兆普心里。 他牢记父亲的教诲,刻苦钻研医术,先后在外科和骨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。 原本的小诊所也挂上了"金庚康复医院"的牌子。 虽然医院规模不大,但前来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,吉力力就是其中之一。 凭着精湛的医术,宋兆普本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,但一九九二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,也改变了几千个孩子的命运。 那天,他应邀去福利院看病,一进去就愣住了。 福利院里八成孩子都是脑瘫患儿,被父母遗弃。 如果不及时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,这些孩子的一生就毁了。 而黄金治疗期就是六岁前的这几年,机会稍纵即逝。 回到家后,宋兆普翻来覆去睡不着,一直在想:中医中药怎么能帮助这些孩子呢?他当即决定把这些孩子接到康复医院,能多救一个是一个。 第一批就接来了一百二十八个孩子。 医院人手不够,只好聘请护工并进行培训。 很多小婴儿需要吃特殊奶粉,还要用尿不湿,加上药材和设备等各种开支,医院的钱很快就用完了。 无奈之下,宋兆普回家劝说妻子,拿出家里所有积蓄来维持医院运转。 幸运的是,医院的同事们也都很有爱心,其他科室主动提出从自己科室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这些孩子。 经过不断探索和治疗,孩子们的情况逐渐好转。 很多孩子摇摇晃晃地走在走廊里,见到宋兆普就努力控制着面部表情,甜甜地叫一声:"爷爷。"很多恢复健康的孩子在福利院的安排下,被好心人收养,过上了更好的生活。 但是不断有新的弃婴被送到医院,虽然这个项目意义重大,但花钱如流水,宋兆普的头发都愁白了。 二零一零年,正在忙碌的宋兆普突然晕倒。 刚醒过来,他就摸着胸口嘱咐妻儿:"如果我不行了,你们一定要继续给这些孩子治病。" 幸运的是,随着越来越多的脑瘫患儿康复并能够回归社会,有关部门将他的医院确定为"明天计划"全国定点医院,每个孩子可以获得五万多元的治疗拨款,治疗范围也从福利院的弃婴扩展到全国符合条件的家庭。 一个县级小医院突然出名,引来了不少同行的质疑。 有些西医公开指责宋兆普拿孩子的性命骗国家的钱,甚至写信举报他。 宋兆普一个人说不过那么多人,只好埋头研究,积累临床经验,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。 据统计,十多年来,他们救治了三千二百多名脑瘫弃婴,其中一千六百三十名经过治疗能够正常生活,八百多名患儿恢复健康后被好心人收养。 那些叫他"爷爷"的孩子,人生彻底改变了。 二零一七年,宋兆普被评为"感动中国"人物,一下子出了名。 妻子很担心:"完了,出名了,别人会拿放大镜死死盯着你。" 宋兆普起初也皱眉头,但突然一拍大腿,觉得这是个好机会,可以宣传"明天计划",宣传中医,帮助更多的人。 他从父亲手中接过衣钵,牢记父亲的教诲:坑害病人是会断子绝孙的。 行医时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,多为病人着想,更是挑起了用中医治疗脑瘫患儿的重担。 通过他和医院的努力,改变了几千个孩子的命运。 几千年来,中医大夫讲究"医者仁心,悬壶济世",宋兆普用一生的努力,无愧于中医的传承。 医者不仅要治病救人,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。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,值得每个人学习和传承。

0 阅读:0
烟火阑珊歌婉转

烟火阑珊歌婉转

烟火阑珊歌婉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