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,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,禁止砍伐。这样一来,石光银手握

南风意史册 2025-09-01 16:01:17

1998年,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,禁止砍伐。这样一来,石光银手握几千万的资产不仅挣不到钱,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,就在他不知道咋办的时候,转机出现了。   “完了!全完了!”石光银站在自己,种下的6万亩林场里,手里紧握着一纸红头文件,上面清楚地标注着他的林场被划为生态林,禁止一切商业砍伐,数年的心血在此刻化为乌有,殊不知,远比砍伐更大的财富即将来临!   “石书记,这下咱可咋办!不能让乡亲们喝西北风啊!”石光银记得很清楚,为了这片林子,他欠着银行百万贷款,每年仅利息就要十多万,更别说还要雇人养护林地,因此,对于村民们的询问,他也陷入了两难。   身后是信任自己,承诺卖了树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村民;身前,是几百户村民耗了数年心血种活的杨树和柳树,伴随着风吹过,沙沙作响的树叶声,那原本听起来像是钞票被点钞机翻动的声响,如今,却成了压在心头的负担。   殊不知,转机竟在一次不经意间来临!那天晌午,石光银正蹲在地头啃着干粮,只看见几只家畜在林子里啃草、捕食,一个大胆的决定,猛地涌上心头,既然不让砍树,那就搞养殖,发展畜牧业。   然而,当这个意见在村民大会上提出时,竟遭到了些许人的反对,他们认为:部分家畜,例如羊等,会将树苗、树皮等啃食干净,得不偿失。然而,石光银的儿子却是提出:“种植牧草,分区轮牧!”   说干就干,石光银再次跑到银行等,磨破了嘴皮子,又贷来一部分启动资金,第一批引进的家畜,很快就分到了农户家里,林下牧草长得飞快,这些家畜也吃的膘肥体壮。此外,树苗培养、休闲旅游等行业也一并发展了起来!   在石光银的带领下,羊绒卖到了内蒙古、苗木销往宁夏,沙漠旅游更是蓬勃发展。他们不仅克服了经济困难,还偿还了债务,采用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产业模式,更使得周边15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。   如今,站在瞭望塔向远方望去,昔日的黄沙地已经绿浪翻滚,羊群像珍珠般散落在林间,游客的笑声随风飘荡。石光银眯起眼睛,他用数十年的时间,用最朴实的行动,把“不可能”变成了漫山遍野的绿水青山!   石光银的事迹告诉我们,面对困境不退缩、不畏惧,遭遇挫折选择的是坚持,而不是放弃;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不仅可以相互并行,更能相互促进。   现如今,石光银早已荣获“全国治沙英雄”、“七一勋章”等诸多荣誉。更可喜的是,他的孙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,成为了第三代治沙人,这份绿色事业得以继续传承下去,更是在发扬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这句伟大哲理!   对此,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?   信息来源: 百度百科|《石光银》 人民网|《石光银:矢志不渝 铸就“绿色长城”》 榆林全民义务植树网|《治沙英雄——石光银》   文|梅林 编辑|南风意史

0 阅读:0
南风意史册

南风意史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