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传福说,他高中时回家要生活费时,他嫂子张秀菊,翻箱倒柜,兜里就几毛钱,嫂子一拍

如梦菲记 2025-09-02 11:33:33

王传福说,他高中时回家要生活费时,他嫂子张秀菊,翻箱倒柜,兜里就几毛钱,嫂子一拍大腿,做出了一个令小叔子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。 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  1966年,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普通的农家,家里兄弟姐妹加起来有八个,靠父亲做木匠和母亲干农活维持日子,虽然生活拮据,但父母始终坚持让孩子们念书。   在农村,那是一种少见的开明,可惜好景不长,父亲在他十三岁时因病去世,两年后母亲因劳累过度离开。   家里的顶梁柱接连倒下,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陷入绝境,五个姐姐先后辍学嫁人,最小的妹妹只能寄养在亲戚家里,王传福成了没有父母庇护的孩子,孤单又迷茫。   大哥王传方不得不早早承担起家里的重担,就在这个时候,邻村的姑娘张秀菊嫁了过来,她年纪不大,却很快挑起家庭的担子。   这个年轻的女子要操持家务,还要想办法维持弟弟的学业,对年幼的王传福来说,她不仅仅是嫂子,更像母亲一样贴心,她经常照顾弟弟的生活起居,叮嘱他别放弃学习。   王传福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很好,可是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成了沉重负担,上学需要十块钱,这对一个穷困的农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,他一度打算辍学打工,觉得自己不能再拖累哥嫂。   直到有一次,他回到家里,低着头向嫂子要钱,张秀菊翻遍箱柜,摸遍兜里,只找到几枚硬币,空气一度凝固,少年心里涌起失望。   就在这个时刻,嫂子忽然一拍大腿,摘下自己结婚时留下的金耳环,打包好后直接去了集市,那是她唯一值钱的嫁妆,也是最珍贵的陪嫁。   她的举动让王传福难以置信,这个场景牢牢刻在他的记忆里,他暗暗在心里立下誓言,如果有一天出人头地,一定要让嫂子过上好日子。   有了嫂子的支持,他继续读书,高中毕业后,他考上了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,进入大学后,王传福更加努力,一边学习一边做兼职,希望能减轻家庭负担。   即使这样,他攒下的钱还是会交给嫂子,而嫂子又默默存起来,留给他日后使用。   靠着哥嫂的支撑,他一路念到研究生,进入了中科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做科研,年轻的他很快在电池领域崭露头角,工作稳定,前景光明。   可王传福并没有满足,他觉得电池技术的未来潜力巨大,想要自主创业,这个决定在当时并不容易理解,稳定的工作代表铁饭碗,放弃意味着要重新面对未知的风险。   哥嫂得知后虽然担忧,但依旧选择了相信,他们再次拿出积蓄,甚至到处借钱,帮助他筹齐创业的启动资金。   1995年,王传福在深圳创立比亚迪,主营电池业务,最初的日子艰苦无比,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,亲自盯着工厂的每一个环节,硬是靠着韧劲把企业做了起来。   几年后,比亚迪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,在外界看来,他完全可以继续稳扎稳打,但2003年他做了新的决定,进入汽车行业,这个选择让股价一度大跌,质疑声不断,可他没有动摇。   比亚迪F3推出后迅速走红,销量一路领先,经过多年发展,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突破。   2022年,比亚迪超越特斯拉,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,资本巨头巴菲特的投资,更是把企业推向了国际舞台。   事业成功之后,王传福没有忘记当年嫂子摘下金耳环的身影,他在深圳买下两栋相邻的别墅,一栋自己住,一栋送给哥嫂,下班后,他经常去哥哥家吃饭聊天,那种简单的家常味道让他觉得踏实。   哥哥也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位,嫂子张秀菊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,曾经的艰难岁月,化作如今的笑容,他常常说,如果没有嫂子的坚持,自己可能连大学都读不成,更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。   王传福的经历,既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,也是亲情托起希望的见证,从一个农村少年到全球知名企业的掌舵人,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哥嫂的付出。   尤其那次卖掉嫁妆的举动,把一个少年的求学梦托举了起来,亲情让他懂得感恩,懂得责任,也让他在商海浮沉中始终保持着柔软的心。   这一段经历说明,一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,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,王传福的成功不仅属于他个人,更属于那个在最艰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嫂子。   信源:重庆商报——击鼓传福

0 阅读:57
如梦菲记

如梦菲记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