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老百姓吃得饱,还是清朝老百姓吃得饱?明朝万历28年,1600年,明朝1.5亿

深深的看一眼世界 2025-09-02 13:35:37

明朝老百姓吃得饱,还是清朝老百姓吃得饱?明朝万历28年,1600年,明朝1.5亿人口,有8.3亿亩耕地,人均5.83亩耕地,人均口粮1239斤。 清朝末年,通过开垦新疆,内蒙,东北等地,把耕地总量增加到接近14.6亿亩耕地。但是,随着人口增长到4亿以上,清朝人均耕地只有明朝的55%,人均粮食只及明朝的69%。 人均4亩耕地看作“饥寒界限”或“才过得去的人均耕地数量。清末已经下降到人均3-3.2亩耕地,相比明朝万历年间人均5.83亩耕地,下降幅度比较大。 清朝末年人均口粮大约是1年800多市斤,明朝万历年间,人均口粮可以达到1200多斤。但是,这里的数字都是原粮,加工为成品粮以后,清朝末年人均口粮大约是1年500多市斤,明朝万历年间,人均口粮可以达到700多市斤。 但是,农业社会依靠天气活命!明末大灾,就连精锐边军都已经吃不饱饭。大明督师卢象升奏报称:“今逋饷愈多,饥寒逼体,向之拿钱借债,勉制弓矢枪刀,依然典卖矣。多兵摆列武场,金风如箭,馁而病、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。每点一兵,有单衣者,有无绔者,有少鞋袜者,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。” 明朝朝廷全无救灾,继续征发三饷,最终导致,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!十八路起义军风起云涌! 清末丁戊奇荒,华北大灾前后持续十年左右,其中,山西人饿死三分之一。朝廷却强化对饥民的防范和镇压及对富民的保护和扶植。反复强调:“恤贫以保富为先,办赈以遏乱为急”,“荒政救饥,必先治匪”。 这一事件,也让士绅阶层开始放弃清廷。丁戊奇荒,以受灾严重的山西省为例,一共发放赈粮100多万石,赈银1000多万两,棉衣10万件。 但是,这些粮食和白银只有7%是朝廷拨款,其他93%都是,来自社会的有钱绅商,传教士捐赠。以及在上海成立的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筹集捐赠。这一事件也让,当时士绅阶层看透清廷无能,开始放弃支持清朝,最终在辛亥革命,集体站在了革命军一边。

0 阅读:175

评论列表

难得糊涂

难得糊涂

4
2025-09-02 14:46

清朝虽然人均亩地比明少,但引进的几种高产作物红薯、土豆、玉米得到了大规模耕种,所以清朝还是比明朝吃得饱,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人口爆长

奥斯卡小金人 回复 09-02 17:59
????清比明吃的饱?清是人口多,但都是3分饱。人口多事活动区域被限制,只能干这个无聊的事。只是无奈之选,明朝完全不是这个样子。

猜你喜欢

深深的看一眼世界

深深的看一眼世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