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时刻,阅兵出席名单再生变化,不是25位外国领导人,还是26位 9 月 2 日晚,印尼首都雅加达一场新闻发布会突然引爆全球关注。 印尼国务秘书拿着刚敲定的文件,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宣布:“为了保住和中国的好关系,总统普拉博沃决定去北京!” 这话一出口,现场记者手里的相机快门声直接没停过 — 要知道,距离中国九三阅兵只剩不到 24 小时,这个时间点突然敲定行程,谁都没想到。 发布会结束没俩小时,普拉博沃就带着团队往机场赶。按照计划,他要连夜飞北京,参加完 3 号的阅兵,当晚就得往回赶。这来回连 24 小时都不到的行程,把 “重视” 俩字写得明明白白。 这边印尼的消息刚传出来,中国央视新闻就紧跟着放了实锤。 3 号凌晨 3 点多,北京首都机场的停机坪上,普拉博沃的专机稳稳落地。没过多久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亲口确认:“普拉博沃总统到了,肯定会出席九三阅兵的纪念活动,我们特别欢迎!” 这个消息一出来,之前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。 早几天还有消息说,原本确定来的 26 位外国领导人里,有人要调整行程,说不定最后只能来 25 位。不少人都在猜,这阵容会不会凑不齐了? 结果普拉博沃在最后时刻 “补位”,直接把人数拉回了 26 位。原来定好的阵容,一点没差! 要说这事儿不简单,得先看看印尼的分量。 印尼是东南亚的 “大块头”,还是东盟的关键成员。这些年中国和东盟合作得特别紧密,不管是做生意、修基建,还是老百姓之间互相往来,都越来越频繁。尤其是 RCEP 协定生效后,大家一起赚钱的机会更多了。 普拉博沃这时候来北京,不只是他个人重视和中国的关系,更像是替东盟递了个信号:咱们想跟中国好好合作,一起把地区发展搞上去。 再往大了看,现在全球局势不算太平,有的地方还在打仗,有的国家总想着 “自己说了算”。 可这次九三阅兵,26 位外国领导人能来,尤其是普拉博沃挤时间也要来,其实说明不少国家都认可中国的做法。大家觉得中国坚持的 “一起发展、不搞独断” 是对的,也想跟中国多沟通,一起解决难题。 说起来,中国和印尼这两年的交情确实越来越深。 就说雅万高铁吧,之前刚开通的时候,多少印尼人都去体验了。以前从雅加达到万隆,开车要四五个小时,现在坐高铁只要一个多小时,又快又舒服。 这可是中国和印尼一起搞出来的 “代表作”,不光方便了老百姓,还帮印尼的经济提了速。 这次普拉博沃来参加阅兵,相当于在政治上给两国关系 “加了把劲”。一边是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,一边是高层之间的互相信任,俩方面一起发力,以后中国和印尼合作的路子肯定会更宽。 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 — 普拉博沃从决定来中国,到出发,前后就几个小时。落地北京后,估计也没多少休息时间,就得准备参加活动。 这么紧凑的安排,不光能看出他对这次行程的重视,更能说明中国和印尼在沟通上特别顺畅。双方说定了就行动,一点不拖沓。这种效率,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之间都能做到的,也证明俩国的关系是真的铁。 另外,九三阅兵纪念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。这事儿不是中国自己的事,是全人类都该记住的历史 — 要和平,不要战争。 印尼以前也经历过反殖民斗争,特别懂和平的珍贵。普拉博沃来参加活动,其实也是在支持 “记住历史、开创未来” 的想法。这样一来,更多国家会跟着一起呼吁和平,对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,也是件好事。 说到底,普拉博沃最后时刻来北京,不只是让阅兵的 26 人阵容没 “缩水”,更藏着不少深层的意义。 这背后是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越来越铁,是东盟和中国想好好合作的诚意,也是更多国家对中国外交理念的认可。 在当下不算太平的全球局势里,这事就像注入了一股 “正能量”,不管是对两国关系,还是地区发展,都帮了大忙。
最后时刻,阅兵出席名单再生变化,不是25位外国领导人,还是26位 9月2
古今知夏
2025-09-03 15:39:26
0
阅读:1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