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主席为人随和洒脱,却有固定的的习惯。抽烟,只用火柴,从不用打火机;不穿短袖衣服,没有短筒袜子;面对最爱吃的红烧肉,他要求厨师不能多做;其他方面,主席也很节俭。 一位领袖的私生活往往比他的公开形象更真实动人。毛主席一生节俭。一床在战争年代盖过的军用毛毯,解放后他外出视察的时仍然经常用它,火柴用完了,火柴盒不许扔,买来散火柴装上再用。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习惯,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品格和坚持? 说起毛主席的生活习惯,那真是有着独特的个人特色。认识他的人都知道,这位伟人在生活上有着一套固定不变的做法,谁也劝不动他改变。 先说抽烟这件事。有警卫员私下统计过,毛主席烟瘾最重的时候,每天要抽将近五六十支烟。但是,毛泽东抽烟一直火柴自已引火,这个习惯从来没变过。毛泽东经常教育工作人员要节约一滴水,一度电,一粒粮……火柴用完了,火柴盒不许扔,买来散火柴装上再用。身边的工作人员看着都心疼,一个打火机用起来多方便啊,可他就是不用。 这种节俭到了什么程度?连火柴都要物尽其用。每次点完烟,他会小心翼翼地把火柴盒收好,等里面的火柴用完了,还要让工作人员去买散装火柴回来装上。这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,但毛主席就是这样做的,而且做了一辈子。 穿衣服上,毛主席也有自己的讲究。他从来不穿短袖,也没有短筒袜子。他无论春夏秋冬,总穿袜子,冬天穿厚的,夏天穿单纱薄袜,几乎不光着脚穿鞋,哪怕是穿拖鞋。而且,他的袜子是清一色的长统袜。这是一种老式袜。袜统长及膝盖。在大约50年代以前,农民们普遍都穿这种袜。 棉袜的袜口弹性不大,袜子经常松松地滑下来。就是这样,毛主席也不肯换现代化的尼龙袜。因而,每当毛泽东要参加重大活动时,工作人员就用别针把袜子别在衬裤上,防止下滑,以免”影响形象”。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毛主席那件著名的睡衣。这件睡衣材质一般,样式普通,夹层,香蕉领,外侧有两个口袋,长141厘米。睡衣外观通体破旧,它的领子全换过,衣袖、前页、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,竟达73个之多。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1971年,毛泽东春秋两季都穿它,时间长达二十余年。工作人员多次想给他换新的,都被他拒绝了。 说到吃的,毛主席最爱的就是红烧肉。毛泽东爱上红烧肉是1914年进了湖南第一师范以后,据其同班同学周世钊和蒋竹如的回忆,该校每星期周六打”牙祭”吃红烧肉。但是进了中南海以后,他对这道菜有着严格的要求。 “红烧”菜肴通常离不开酱油,但毛泽东对酱油素不喜欢,所有菜都不让放酱油。厨师在给毛泽东做红烧肉时,是用将糖放在油里炒熬形成红色。毛主席曾经跟工作人员解释过,他小时候家里开过酱油作坊,有一次看到酱油缸里漂着虫子,从此就不愿意吃酱油了。 更重要的是,虽然红烧肉是他的最爱,但毛主席从来不允许厨师多做。红烧肉、豉腊肉、豆豉苦瓜、辣椒圈、鱼头豆腐、盐水鸡、扒双菜和一小盆三鲜馅饺子,加上中午的剩菜,年夜饭齐了。就连过年,也不过是多做几个平时爱吃的菜而已。 10月24日,中组部、中监委4名关于河南信阳大批饿死人的报告送到毛手中,了解到全国的困难情况后,毛泽东不得不对这个问题予以极大的注意。在三年困难时期,他更是主动要求”以素代荤”,让厨师专门从上海请来会做素菜的师傅。 毛主席的节俭,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来。一盒火柴用完后,火柴盒也舍不得扔掉,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到厂家买火柴棍装到旧火柴盒里继续用。主席盖过的两条毛巾被全都是补丁摞补丁的,有一条补了56块,另一条补了73块,这在一般老百姓家里也是极为少见的。 毛泽东一生吸了60多年烟,喝了一辈子茶,常常把烟、茶当作”神经缓冲剂”。他的烟瘾很大,有时抽起来一支接一支,没完没了,而且格外喜好劲大味重的国产香烟。但就是这样一个烟瘾很大的人,连抽烟用的火柴都要省着用。 这些习惯在外人看来也许有些古怪,但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他可以在重大决策上挥斥方遒,但在生活细节上却一丝不苟地坚持着自己的原则。自1954年成为毛泽东的厨师,程汝明在”主席家”掌灶22年,对这些习惯了如指掌。 在”主席家”掌灶22年的程汝明,每年除夕夜不过是多做几个毛泽东爱吃的菜——辣椒、苦瓜、红烧肉……,全部不放酱油。那晚,程汝明不用在菜里多加汤水保温,因为吃这顿”团圆饭”时,毛泽东不会像平时边吃边看文件。 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,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毛主席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。他始终牢记着国家还不富裕,人民生活还不宽裕,所以自己更应该带头节俭,给全党全国人民做出表率。 从一根火柴到一件睡衣,毛主席的节俭品格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。这些固定的习惯,不仅是个人品格的体现,更是一代伟人与人民同甘共苦精神的真实写照。你认为现在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吗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。
毛主席为人随和洒脱,却有固定的的习惯。抽烟,只用火柴,从不用打火机;不穿短袖衣服
熹然说历史
2025-09-03 23:32:52
0
阅读: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