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4年,老山战地医院,一名佩戴着五四手枪的医务人员,格外令人注意,镜头中的他弯着身子,正在紧张地为战友实施手术,明明是医护人员,他为何要携带枪支呢? “特工随时可能出现,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。”钟惠玲面对询问这样解释道。这位18岁的女卫生员腰间佩戴着五四式手枪,正在老山前线野战医院里为伤员清洗伤口。这个画面成为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动人的场景之一。 当时的老山前线战事激烈,越军特工频繁渗透袭击我军后方设施。战地医院作为重要目标,曾多次遭遇偷袭。为确保医务人员和伤员安全,部队特批为医护人员配发武器。五四式手枪成为他们的标准装备,这种配置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。 “身为医护人员,我们既要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,也要具备守护伤员安全的能力。”钟惠玲的战友如是说。医院领导在培训时郑重强调:“配枪不是形式主义的装备,而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保障。” 每当看到受伤战士的痛苦模样,钟惠玲就会想起正在前线奋战的兄长,这份牵挂成为支撑她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。 钟惠玲1965年出生于云南大理,是白族姑娘。1983年入伍时原本是72医院的话务员。战前她主动请缨,多次要求上前线。当时她哥哥已经在主攻部队参战,组织上担心兄妹俩同时上前线的风险。但钟惠玲坚持己见,最终获得批准。 1984年4月28日,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。伤员如潮水般涌向野战医院。钟惠玲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的场面:战士们浑身血迹和泥土,各种伤情交织,血腥味、硝烟味、汗味混合在一起。她里外戴了三层口罩,仍然挡不住浓浓的血腥味,几度晕眩。 在最艰苦的时期,钟惠玲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。她不仅为伤员清洗伤口、更换绷带,还要帮他们写家信、做心理疏导。有些伤员大小便不能自理,她克服少女的羞涩,像对待亲人一样细心照料。她甚至在自己的手臂上练习注射,弄得青一块紫一块。 实际作战中,配备武器的医务人员曾多次击退越军特工袭击。有记载显示,某野战医院值班医生用手枪击毙两名敌人,成功保护了数十名伤员。这种事例在前线并不罕见。国际法虽然规定应尊重和保护医疗人员,但残酷的战场现实往往超出公约约束。 6个月后,钟惠玲随部队轮换离开前线。在评功授奖时,她获得全票通过。她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兵。令人欣慰的是,她的哥哥也平安归来。 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和平的珍贵。当今中国已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,战地医院不再需要配枪自卫。但那些既拿手术刀又握枪的医务人员,用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深刻含义。他们既是白衣天使,也是忠诚卫士,在特殊时期履行着特殊使命。 信息来源: 中华魂网|《【清明特别策划】一等女功臣 千里祭忠魂!》 澎湃新闻|《封面人物|“模范卫生员”钟惠玲--心系烈士亲人》 文|何夕 编辑|南风意史
何老汉,你即使诬陷,整个淮河医院都是许敏家开的,都没有用!许敏出院,把孩子亲手抱
【3评论】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