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稿称“钓鱼岛是中国领土”的播报员,被日本东京法院判罚巨额赔偿 综合NHK和日

天天纪闻 2025-09-04 15:38:22

脱稿称“钓鱼岛是中国领土”的播报员,被日本东京法院判罚巨额赔偿 综合NHK和日本共同社9月2日报道,针对日本放送协会(NHK)前中国籍男播报员脱稿称“钓鱼岛(日本称尖阁诸岛)是中国领土”一事,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于9月1日作出裁决,认定这位播报员属于违法行,并判赔偿1100万日元。   先说说这位当事人。他叫胡越(化名),40多岁,在中国出生,后来到日本工作,从2002年开始就在NHK做中文播音,算是个老员工了。   不过他的身份有点特殊,不是NHK的正式员工,而是通过外包公司签的合同。这种身份在日本企业里挺常见,好处是用工灵活,坏处就是稳定性差,一旦出事儿容易被推出去当替罪羊。   事情得从2024年8月19日的一次直播说起。那天NHK要播一条关于东京靖国神社涂鸦的新闻,原稿里写的是有人在靖国神社石柱上涂了“厕所”和字母“SB”,但胡越发现,实际上涂鸦里还有“军国主义去死”这样的字样,可编辑却故意把这些内容删掉了。   胡越觉得这不对劲,在直播前就跟责任编辑提意见,说应该把完整的内容播出来,结果编辑不耐烦地让他“别大声喧哗”,就这么把他打发了。   到了直播的时候,胡越越想越气,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。他先是按照原稿念了靖国神社涂鸦的事儿,但说到一半,突然脱稿补了一句“军国主义去死”。   这还没完,他接着直接来了一句:“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!”然后他又用英语呼吁全世界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、慰安妇和731部队的罪行。   整个脱稿过程大概22秒,但这22秒可把NHK给吓坏了。   为啥NHK反应这么大呢?因为日本法律对媒体的政治中立性要求特别严格。根据《放送法》第4条,媒体在报道有争议的问题时,必须多角度呈现不同观点,不能偏向任何一方。   而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在日本是个敏感话题,日本政府一直宣称钓鱼岛是他们的“固有领土”,NHK作为公共广播机构,平时报道都是按照政府的口径来的。胡越突然来这么一句,等于是直接打了NHK的脸,也让日本政府下不来台。   NHK很快就做出了反应。当天就展开内部调查,还通过外包公司对胡越提出严正抗议,没过多久就把他解雇了。   但事情还没完,NHK觉得胡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他们的信誉,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国内外解释和道歉,于是把他告上了法庭,要求赔偿1亿日元。不过法院最后判的是1100万日元,虽然比NHK要的少,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   这事儿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。右翼媒体《产经新闻》跳出来大骂NHK“叛国”,说他们破坏了国家安全,甚至有人说NHK在公众心目中已经完全失去了信誉。   但也有一些比较理性的声音认为,胡越作为中国人,表达自己国家的立场是可以理解的,尤其是他提到的历史问题,确实是日本一直回避的痛点。   说到历史问题,NHK自己其实也不干净。早在2014年,NHK的会长籾井胜人就公开声称“从军慰安妇在哪个国家都有”,后来经营委员百田尚树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。   这些言论当时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,但NHK高层却一直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。相比之下,胡越只是说了句实话,却被重罚,这难免让人觉得日本媒体的“中立性”其实是双重标准。   再看看中国这边的反应。虽然外交部没有直接回应胡越事件,但从以往的态度就能看出,中国政府一直坚定地维护钓鱼岛主权。   比如2025年5月,日本一架民用飞机非法进入钓鱼岛领空,中国海警立刻起飞直升机警告驱离,外交部和国防部也都提出了严正交涉。这说明在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上,中国绝不会退让半步。   胡越的遭遇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在日本,媒体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右翼势力的侵蚀。NHK作为公共广播机构,本应该保持中立,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沦为政府的传声筒。   就像2013年安倍政权通过《特定秘密保护法》后,NHK的高层人事就被政府干预,导致他们在报道历史问题时越来越倾向于美化侵略。   胡越的22秒脱稿,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千层浪。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持,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但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日本媒体背后的黑幕。   也许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的:“如果今天我不站出来,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。”这种勇气,值得我们尊敬。   总的来说,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播报员的个人行为,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中日之间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矛盾,以及日本社会在历史认知上的深刻分歧。胡越的遭遇告诉我们,在追求真相和正义的道路上,从来都不缺少挑战和牺牲,但正是这些敢于发声的人,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
0 阅读:1
天天纪闻

天天纪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