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广州,一架无人机停在店门口大概两分钟,没有被取回。店员驾驶三轮车在倒车时没有注意到地面上的无人机,不慎将其压坏。无人机操作者在事后要求店家承担80%的责任,赔偿该无人机市场价的80%。店家拒绝这一赔偿方案,并将相关视频公布。 据悉,2025年9月2日上午,在广东广州的一家店门口,一架无人机悄悄降落在了店门前的路上。 周围车流涌动,无人机的停滞并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。 在监控视频中不难看出,无人机在店门口停留了两分钟,都没有被操作者及时取回。 这样昂贵且精密的仪器就孤零零的停留在马路上。 期间,店内员工也就是店主谢先生的弟弟,早上在店门口工作,他和往常一样驾驶着三轮车倒车,没有注意在地面上停滞的无人机。 于是不慎将其压坏,店主弟弟感觉压到了什么东西,立即下车检查发现是一架无人机。 情急之下,赶紧和哥哥沟通,表明自己压到了不知物主的无人机。 无人机操作者也就是机主,在事后要求店家承担80%的责任。 机主认为无人机的损坏,主要责任在于店员在倒车时没有仔细观察周边环境。 该无人机的市场价格为1万四千元左右,承担80%责任则需要赔偿1万一千多元。 那对于谢先生和他的弟弟来说,无异于无妄之灾,在自家店门口倒车,却不想损坏了他人财产,还要面临巨额赔偿。 谢先生则认为,无人机降落在公共道路上,并且操作者没有及时处置,任由无人机停滞在道路上两分钟。 机主本人存在重大过错,因此,不应该由店家承担八成的责任。需要赔偿,也应该重新划分责任占比。 于是谢先生拒绝了机主提出的赔偿方案,并且将相关的监控视频发布在网络上。 舆论风向大部分倒在谢先生这边,认为机主没有做到对无人机的管理义务,让无人机停滞在路面上长达两分钟不取回。 这种行为在网友看来是愿意自担风险的信号。毕竟这么昂贵的无人机,谁会把它随意降落在路面上,不及时取回呢? 即便是无人机出现故障,需要临时停靠,操作者也应该认识到自己也是有责任的,所以这样的责任划分比例是不合理的。 目前,此事件仍处在争议之中。店家表示,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 此案中,需判断无人机操作者和三轮车驾驶员是否存在过错,以及过错的程度。 这通常被称为“过失相抵”原则。若法院认为店方员工在倒车时未充分观察周围环境存在疏忽,可能会减轻无人机操作者的部分责任。 无人机降落在公共道路后,操作者未及时妥善处置,其行为的安全性及对公共秩序的影响可能会受到质疑。 此类事件的责任划分,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。 此行为可能被视为未能尽到妥善保管和注意义务,对损害的发生存在主要过错。 若其飞行活动还存在未实名登记、未在允许空域飞行等问题,则过错程度可能更重。 三轮车驾驶员在倒车时未能注意到地面上的无人机,未能谨慎观察周围环境,可能被认为存在一定的疏忽。 因此,在此事件中,无人机操作者要求店方承担80%责任的主张,其合理性有待商榷,最终需根据证据裁定。 目前,此事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最终的责任认定,需要根据证据进行裁判。 对于这一事件,大家有什么感触吗? (信息来源:大象新闻:2025-9-3)
内蒙古包头,男子怕家里鸡棚中的梧桐树压到电线,太危险,就叫来一个熟人帮忙砍树,
【36评论】【19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