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北京大阅兵后,日本向中方作出解释和承诺,已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。果然还是亮剑好使,北京阅兵震撼全球后,日本第一个做出重大转变。日本这一回是真的下定了决心,要走和平路线,要和中方保持稳定交往,绝不会再次重蹈覆辙吗? 9 月 3 日北京大阅兵的画面仍在全球媒体循环播放时,日本政府通过驻华大使馆传递出明确信号。日本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船越健裕在北京与中方官员会面,提及日本对历史问题的认知,明确表示 “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”,愿与中方保持稳定交往。这一表态距离阅兵结束不足 48 小时,成为阅兵后首个公开作出政策倾向调整的发达国家。 船越健裕此次访华行程原本聚焦双边经贸合作,却临时增加历史议题的沟通。会面中,日方提及将推进 “日中历史共同研究计划” 第三阶段工作,计划在 2026 年前组织 20 场学术研讨会,邀请中日两国历史学家共同梳理近代以来双边关系关键节点。 同时,日方承诺将在国内教科书审查中,保持对二战时期侵略历史表述的准确性,避免出现淡化或歪曲历史的内容。这一承诺与 2024 年日本部分地方议会试图修改教科书表述的动向形成对比,当时曾引发中方强烈关注。 从具体行动来看,日本近期已在多个领域释放缓和信号。9 月 4 日,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宣布,将恢复中断三年的 “日中青少年交流周” 活动,2025 年春季将组织 500 名日本高中生访华,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历史场所。 同期,日本经济产业省透露,已批准三家日本企业向中国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,涉及刻蚀机等领域,打破此前因美国施压形成的技术出口限制。 日本政府的态度转变,与北京阅兵展示的国防实力存在关联。阅兵中,东风 - 5C 洲际导弹、无侦 - 10 无人机等装备的亮相,引发日本媒体广泛报道。《朝日新闻》在社论中提及,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 “促使周边国家重新审视双边关系”。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 9 月 5 日的记者会上,虽未直接提及阅兵影响,却强调 “日中关系稳定对地区和平至关重要”,这一表述较此前的强硬立场明显软化。 值得关注的是,日方此次表态也与国内经济需求相关。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,日中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 8%,汽车、电子元件等日本优势产品对华出口下滑明显。 日本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近期多次呼吁政府改善对华关系,认为 “稳定的经贸渠道是日本企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关键”。在此背景下,日方选择在阅兵后作出和平承诺,也包含推动经济合作的考量。 目前,中方尚未就日方表态作出正式回应,但两国已确定将于 10 月在东京举行中日经济高层对话。这场对话将聚焦新能源合作、供应链稳定等议题,也是日方作出承诺后双方首次高层互动。 从历史问题沟通到具体领域合作,日本此次态度转变能否转化为长期政策,仍需观察后续实际行动,但不可否认的是,北京阅兵带来的全球关注,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出现变化的重要背景。
看了北京大阅兵后,日本向中方作出解释和承诺,已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。果然还是亮剑
百日依山尽
2025-09-05 15:22:47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