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微风]9月3日发布,浙江杭州,女子花5000元买的电动车,放车库一个月没骑,再用车时竟无法启动,她把车拉到门店,店员说:电池“饿死了”,需要换电池,要650块钱,不保修。女子不干,明明没过保修期,为啥不给换电池?要求门店给免费更换电池,没想到,老板说:车有GPS信号耗电,电池饿死,厂家不保修的。女子该咋办? (信源:小强热线——小牛电动车闲置一个月,电池竟然“饿死了”) “新车放一个月就坏了?这也太离谱了吧!” 陆女士(化名)站在车库里,对着那辆崭新的小牛电动车犯愁。 一个月前还骑着到处逛,充满电停进车库,现在无论怎么拧把手,车子就是纹丝不动,活像个摆设。 更让她窝火的是,店里师傅检查后甩来一句:“电池‘饿死’了,换一个得 650 块,不保修。” 陆女士当场就急了:“我花 5000 块买的车,放着不用也能放坏?还不在保修范围?” 这事儿说出来,小区群里炸开了锅,业主纷纷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电池存放的问题。 张阿姨说她家电动车去年冬天停了半个月,开春也打不着火,最后花 300 块换了电池;小王更倒霉,出差一个月,回来发现电池鼓得像个皮球,连车座都盖不上了。 其实电动车电池真会 “饿肚子”?懂行的邻居老李解释,现在的电动车用的都是锂电池,就像个 “傲娇的孩子”,不能一直放着不管。 哪怕车子不开,内置的 GPS、报警器这些东西也在偷偷耗电,每天能掉 5% 左右的电。电放得太干净,电池里的化学物质就会 “罢工”,这就是所谓的 “饿死”。 “就像手机电池,你要是用到自动关机,再充就费劲了,一个道理。” 老李说,他之前在修车行打听过,每年开春都有一堆电动车因为冬天长期停放,电池直接报废。 可陆女士想不通:“买的时候店员只说电池保两年,压根没提过不能长时间放着啊!” 她翻出购车合同,果然没找到关于 “长时间停放导致电池损坏不保修” 的条款。 去找商家理论,老板指着说明书上一行小字:“请定期充电,避免电量耗尽。” 陆女士气笑了:“这行字这么小,是不是生怕别人看清?” 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,去年关于电动车电池的投诉里,有三成是 “长时间停放损坏” 引发的纠纷。很多消费者跟陆女士一样,压根不知道锂电池还有这 “脾气”。 这里得科普个小知识:锂电池的最佳存放电量是 50%-70%,就像人吃饭吃到七分饱最舒服。要是满电存放,电池会鼓包;要是电量低于 20% 长期放着,就容易 “饿死”。 商家要是提前说清楚,车主每隔半个月充一次电,基本能避免这问题。 可现实是,销售时店员忙着夸续航多强、速度多快,很少主动提保养细节。有次我去买电动车,问起长时间停放要注意啥,店员含糊其辞:“没事,放着就行,坏了有保修。” 等到真出问题了,又把责任推给消费者 “不会用”。 陆女士的邻居王律师说,这种情况商家其实有责任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商家有义务告知商品的特殊使用注意事项,尤其是这种容易被忽略的细节。 “就像买冰箱要告诉用户不能斜着放,电动车电池的存放禁忌,也该主动说明白。” 后来陆女士打了 12315 投诉,市场监管局的人出面调解,商家终于松口,同意承担一半的换电池费用。 但陆女士还是觉得憋屈:“这不是钱的事,是心里堵得慌。” 现在小区里的电动车车主都学乖了。要出门长时间不在家,就拜托邻居每隔十天半个月帮忙充一次电;有的干脆在车库装了智能插座,手机上就能远程控制充电。 老李还打印了份 “锂电池保养指南”,贴在车库门口,上面写着:“满电别超过三天,亏电别放超一周,定期充电保平安。” 其实这事儿也给咱提了个醒:买东西别光听商家吹得天花乱坠,得主动问清楚 “禁忌”。尤其是像电动车、手机这些带电池的产品,保养细节比价格更重要。 当然,商家也该多份良心,别把该说的话藏着掖着,毕竟口碑是攒出来的,不是骗出来的。 你们遇到过类似的 “隐性消费坑” 吗?评论区聊聊,让更多人避避坑~
[微风]9月3日发布,浙江杭州,女子花5000元买的电动车,放车库一个月没骑,再
韫晓生
2025-09-05 16:39:47
0
阅读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