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究竟狠到什么程度?9月3日我们九三阅兵那天,德国突然扔出一句狠话:要想俄乌尽快停火,就得耗尽俄罗斯的能源命脉,听着像一句口号,实际背后是一整套操作系统。 9月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,此时的中国在阅兵,也就在这天德国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。 他们公开宣称要彻底耗尽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命脉,认为这是让俄乌冲突尽快熄火的关键。 这番话听着直接,甚至有点狠,立刻让不少国家觉得,德国这步棋走得既大胆又强硬。 但掀开这层强硬的表象背后藏着的,是德国复杂的盘算和深远的考量。 俄乌冲突刚起时,德国的处境可真叫一个窘迫,过去他们太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了,有说四成都来自俄国,这根能源命脉一断,整个德国经济都快要“卡壳”了。 面对这种几乎要被扼住喉咙的困境,德国没犹豫,直接壮士断腕,果断叫停了“北溪2号”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天然气管道项目。 紧接着德国掉头转向全球市场,拼命寻找新的卖家,挪威、卡塔尔,甚至远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,都成了他们的新合作伙伴。 为了接收这些从海上运来的液化天然气,德国展现了惊人的基建速度。 就像威廉港那个LNG接收站,前后只花了大概200天就建成了,这种效率让整个国际能源圈都看傻了眼。 可以说德国是在地缘政治的巨大压力下,被迫完成了一次急转弯。 在很短的时间里,他们硬是把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降了下来,为自己今天的强硬立场攒足了底气。 当然这一切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,德国国内的能源价格一路飙升,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大到喘不过气,一些工厂甚至直接选择搬到国外去。 普通民众的日子也不好过,电费和取暖费的账单让人怨声载道,社会上开始出现反对声音,觉得政府这么硬扛,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。 但德国官方,比如像默茨这样的官员,已经公开表态:德国在能源上再也不靠俄罗斯了。 他们不仅自己不买,还使劲推动整个欧盟一起对俄罗斯搞禁运,甚至提议冻结俄罗斯的海外资产。 这场代价高昂的能源脱钩在德国看来也是一次机会,他们借此加速了国内的绿色能源转型,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重显著提升。 德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,他们希望通过实现能源自主,巩固自己在欧洲的经济和技术领导地位,向其他欧洲国家乃至美国秀一把肌肉,证明自己有能力主导欧洲事务。 他们想通过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,从根子上瓦解俄罗斯的战争潜力,同时在未来的欧洲能源格局和安全秩序中牢牢掌握话语权,甚至减少对美国防务的依赖。 不过这终究是一着险棋,彻底告别俄罗斯稳定且相对便宜的能源,长远看经济上划不划算,现在谁也说不准。 俄罗斯更不可能坐以待毙,他们必然会加速“向东看”,和亚洲国家深化合作,寻找新的买家。 全球能源市场本就是个复杂的棋盘,德国这一子落下,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。 有人担心这会把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彻底推向对抗,给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。 德国的这场豪赌不仅在决定乌克兰的命运,更在重塑整个欧洲未来的安全秩序。 它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:能源安全这事,鸡蛋真的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 这场由德国发起的、没有硝烟的经济战,最终效果如何会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,都需要时间来检验。 而德国民众究竟能不能承受住这场转型带来的剧痛,是这场豪赌最终能否成功的最大悬念。 以上信息来源于海峡网 默茨:“泽连斯基和普京不会举行会晤”
德国究竟狠到什么程度?9月3日我们九三阅兵那天,德国突然扔出一句狠话:要想俄乌尽
秦淮灯火阑珊
2025-09-06 02:29:47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