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:“美日会更强大”!全球都在猜“咋不提中国”,没成想他关于

鉴清评趣 2025-09-06 10:37:24

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:“美日会更强大”!全球都在猜“咋不提中国”,没成想他关于中国的预言更是语出惊人! 2016年,巴菲特以10亿美元重仓苹果时,曾被质疑“错投科技股”,但到2023年,这笔投资已增值超10倍。他却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直言:“真正的机会藏在时代变革里。”这种敏锐嗅觉,在他对日美市场的判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对于日本,他自2020年起连续加仓五大商社,持股比例从5%飙升至7.4%,甚至计划突破9.9%的举牌线。当被问及原因时,这位素来谨慎的投资者罕见地激动:“这些企业能稳定赚钱,我愿意等二十年。” 而他对美国的信心,则源于“这个国家曾给我改变命运的机会”——从1941年用120美元买下第一支股票,到如今坐拥千亿美元资产,巴菲特亲历了美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。 但真正让市场震惊的,是他对中国市场的“反转式”评价。在2025年5月的演讲中,当被追问“为何不提中国”时,巴菲特突然提高声调:“中国将引领全球经济新时代!”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:全球20强企业中已有3家来自中国,新能源汽车出口连续八年全球第一,光伏组件占据全球80%市场份额。更令华尔街侧目的是,他透露伯克希尔已悄然建仓六家中国龙头企业,涉及新能源、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领域。 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。2008年,当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时,巴菲特以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,引发市场哗然。彼时,这家中国车企的年销量不足20万辆,而特斯拉还未推出Model S。 但到2025年,比亚迪不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,其刀片电池和智能驾驶系统更让欧洲车企集体陷入“技术焦虑”。德国《经济周刊》曾用整版报道惊叹:“中国速度正在改写汽车工业史。”类似的案例在光伏、5G等领域不断上演——中国企业在全球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,已从“参与者”跃升为“规则制定者”。 巴菲特的预言逻辑,藏在两个关键洞察中。他注意到中国正在完成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科技强国”的蜕变。麦肯锡研究显示,到2030年,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3万亿美元,而中国将占据其中40%的份额。 他看到中国释放创造力的制度优势。“十几亿人口的智慧被充分激发,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动能。”这位每天阅读5小时的投资大师,在《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》中写道:“知识就像种子,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开花结果。” 有趣的是,巴菲特对中美关系的判断充满现实主义色彩。他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对华关税政策:“用贸易战摧毁全球产业链,就像用斧头砍自己的脚。”这种态度与他2008年力排众议投资中石油、2023年拒绝减持比亚迪的决策一脉相承——在他看来,企业的长期价值远大于政治博弈。 当市场还在消化这些预言时,巴菲特已悄然完成权力交接。2021年,他钦定格雷格·阿贝尔为伯克希尔CEO接班人,这位曾主导收购北美最大风电项目的能源专家,被外界视为“新能源时代的掌舵人”。 这种布局,与巴菲特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形成微妙呼应——当全球能源革命进入深水区,中美日三国的技术路线竞争,或将重塑未来五十年的经济格局。 如今,95岁的巴菲特选择退居幕后,但他留下的思考仍在发酵:在科技颠覆传统、地缘冲突加剧的今天,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究竟取决于什么?是制度优势、市场规模,还是创新生态?当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时,巴菲特的预言是否会成为现实?或许正如他在退休演讲中说的:“这个时代充满机会,但只有看得远的人,才能抓住它们。” 对于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预言,你更认同巴菲特对哪个国家的判断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!

0 阅读:179
鉴清评趣

鉴清评趣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