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让他滚出中国。”主持人问蒋大为:“你的资料显示你拥有加拿大国籍,却为何还在中国圈钱?”蒋大为回应道:“我妻子和孩子是加拿大人,而我始终是中国人,我的绿卡早已过期!” 节目现场气氛不轻松,主持人看着镜头抛出一句话:“你的资料显示你拥有加拿大国籍,为什么还在中国圈钱? ”话音刚落,弹幕已经刷屏了。 观众一听这个问题,火气就上来了。网上那句“让他滚出中国”没几分钟就冲上了热搜。 舆论这时候不看过程,就盯着结果。 蒋大为站在台上,没回避问题。他当着镜头回应说:“我妻子和孩子是加拿大人,而我始终是中国人,我的绿卡早就过期了。” 这句话虽然说得挺直白,可不少人并不买账。 有人一听“家属都是外国人”,立刻联想到了“润出去”,有人听到“绿卡过期”就反问:“那你怎么证明你没换国籍?” 事情没完,媒体很快翻出了蒋大为的演出记录。 这些年他参加了很多中国大陆的节目、晚会,还有地方活动,出镜率一点不低。 有人说他“吃中国饭,操外国心”,言辞挺狠。 但说到底,这话有没有证据? 查资料的时候能看到,他曾公开表示,自己只在加拿大申请过永久居留权,但没有加入加拿大国籍。 这跟有些明星拿着外国护照的情况不一样。 绿卡不是护照,它不是国籍,它是永久居住权,跟入籍两个概念。 绿卡要定期更新,而且有居住要求,五年里得在加拿大住满两年,不然就自动失效。 蒋大为说自己的绿卡早已过期,从政策上看是有可能的。 但网友们的情绪已经压不住了。 因为大家敏感的是一个现象:不少人赚了中国的钱,却不打算和这片土地共进退。 这个矛盾点,不在蒋大为一个人身上。 公众对他起了疑心,也就不只是问一句“你是不是中国人”那么简单了。 更多的是在问,你心里认不认这个地方,你愿不愿意跟它绑在一起。 这个时代,身份变得特别重要。 一个明星该不该被国籍定义?这话不容易回答。 可一旦你站在聚光灯下,就别指望能靠模糊解释蒙混过去。 观众想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态度,不想听绕来绕去。 蒋大为确实有他的一面。 他唱《敢问路在何方》《牡丹之歌》,那些作品大家耳熟能详。 他代表过中国的形象,也确实有艺术成就。 但成就归成就,问题归问题。 他的妻子和孩子长期生活在加拿大,这一点是他自己说的。 那普通人怎么想? 就像有网友留言:你一边说自己是中国人,一边让家人全跑出去,万一真有点风吹草动,你是不是也说走就走? 这种话听着挺难听,可也真反映了人们的不安。 信任是要用事实积累的。 有人说,“他爱不爱中国不重要,只要守法就行。” 但公众人物的特殊性在于,他们本来就不是普通人。 他们吃的红利、享的资源,都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关注。 人们要求他们在关键问题上表态,是一种心理补偿。 不表态,就是一种态度。 现在的问题在于,蒋大为确实说了“我是中国人”,可他的生活轨迹让人打了个问号。 绿卡过期这个说法,有没有证据?很难有官方查证。 除非蒋大为本人公开出示记录,否则大家只能听他说。 可人们不想“听说”,想“看见”。 所以他这一番回应,反而更让人起疑。 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:明星在公共事件中解释,已经不再有效。 公众信什么,不在于你说了什么,而在于你过去做了什么。 身份问题为什么老被揪着不放? 因为大家怕的不是“有绿卡”,怕的是“吃两头”。 怕的是把中国当跳板,把加拿大当退路。 这才是情绪的根源。 像蒋大为这种级别的艺术家,一举一动都在放大镜下。 不是说他就不能去国外,也不是说他必须宣誓效忠。 而是如果你想继续站在这个舞台上,就得准备接受这种审视。 有人说,现在社会太敏感了。 也有人说,这是觉醒。 争议的背后,是一群人对“我们是谁”这个问题的焦虑。 想让大家闭嘴?那就得靠自己给出硬邦邦的证据。 蒋大为说自己“始终是中国人”,那就得让人信得过。 不然,再多的解释,都只会被理解成辩解。 所以这个话题,不该止于蒋大为。 谁还在拿着国外身份,却在中国捞金? 谁在这个国度唱着爱国歌,却把孩子送出去? 这才是舆论真正想问的。 蒋大为或许是个符号,是个引子。 但社会想对的,是更广泛的“真假中国人”。 这个问题没标准答案。 但只要信息足够透明,谁是真,谁是假,观众心里一清二楚。 参考信息源: 日期:2024-07-30
“让他滚出中国。”主持人问蒋大为:“你的资料显示你拥有加拿大国籍,却为何还在中国
历史透视眼
2025-09-07 02:15:30
0
阅读: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