窃听美国8年——中情局有一项秘密,始终没有勇气向世界公开。直到1960年,美国U

古今知夏 2025-09-07 11:41:47

窃听美国8年——中情局有一项秘密,始终没有勇气向世界公开。直到1960年,美国U2侦察机被苏联击落,华盛顿才不得不将其公之于众。 1945 年莫斯科的冬天,美国驻苏联大使馆里挂起了一枚崭新的木质国徽。 谁都没料到,这枚象征外交友好的礼物里,竟藏着一只会 “听” 的眼睛 — 苏联悄悄塞进去的 “金唇” 窃听器,一藏就是 8 年。 那时候美苏刚打完二战,表面称兄道弟,背地里早把对方当成了对手。美国想摸清苏联战后要搞什么军备、怎么布局欧洲,苏联也没闲着,专门让技术团队琢磨出了 “金唇”。 这玩意儿邪门得很,不用装电池,也不往外发信号,就靠外部的电磁信号驱动。当时美国的反窃听设备,全是盯着电池信号和无线电波找的,碰到 “金唇” 这种 “不按常理出牌” 的,根本没辙。 从 1945 到 1953 年,“金唇” 在国徽里安安静静待了 8 年。这 8 年里,4 任美国驻苏大使来了又走,没一个人发现头顶上的国徽在 “偷听”。 第一任大使威廉・哈里曼,在使馆里跟华盛顿偷偷聊对苏经济制裁的法子,这些话全被 “金唇” 记了下来;1948 年柏林危机闹得最凶的时候, 第三任大使沃尔特・比德尔・史密斯在使馆开紧急会,商量怎么给西柏林送援助,这些关键情报,转头就传到了苏联手里。 苏联靠着 “金唇” 偷来的消息,在冷战初期占了不少便宜。 比如美国想悄悄渗透东欧,苏联提前知道了计划,立马调整了华约的防御;美国讨论对苏武器禁运的细节,苏联也早有准备,提前找好了替代的供应渠道。 美国不是没察觉不对劲。1947 年中情局成立后,专门派了三波技术人员去驻苏使馆查窃听器。他们扛着最先进的检测仪,把使馆里的家具、灯具拆了个遍,连地板缝都没放过,可就是没怀疑过那枚挂在墙上的国徽。 不是技术人员不专业,是 “金唇” 太会藏了 — 它跟国徽的木质纹路嵌在一起,不把国徽拆了根本看不见,谁能想到外交礼物里会藏这东西? 就这么着,“金唇” 安安稳稳偷听了 8 年,直到 1953 年苏联自己觉得情报网该调整了,才悄悄停了它的运作。要是没后来的事,这事儿可能永远没人知道。 转折点出在 1960 年。那年 5 月,美国的 U2 高空侦察机偷偷飞进苏联领空搞间谍活动,被苏联导弹打了下来,飞行员加里・鲍尔斯还被抓了。 赫鲁晓夫气坏了,在联合国大会上拿出 U2 的残骸照片,当着全世界的面骂美国搞间谍战。 华盛顿急了,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理亏,只好把 “金唇” 的事儿捅了出来。 他们召开发布会,把那枚藏过窃听器的国徽搬上台,说苏联早在 15 年前就开始窃听美使馆,想证明 “美苏都在搞情报战,别光说我们”。这下,“金唇” 的秘密才算彻底暴露在阳光下。 现在,那枚国徽和 “金唇” 窃听器,都摆在中情局博物馆里。 来往的人看着这两件东西,都能想起当年那场没硝烟的暗战。没人能想到,一枚象征友好的国徽,会变成藏着锋芒的 “武器”;也没人能想到,美国花了那么多心思防窃听,最后栽在了最显眼的地方。 “金唇” 的事儿,说到底不只是个间谍故事。 它藏了 8 年没被发现,不只是因为技术厉害,更因为那时候美苏互相提防,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。当两个大国把对方当成敌人,再普通的东西都可能变成 “陷阱”,再小心的防备,也会有漏风的地方。 直到今天,这枚国徽还在提醒着 — 冷战里的那些暗战,从来都不只是技术的较量。

0 阅读:689

猜你喜欢

古今知夏

古今知夏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