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要大陆敢打,我就敢送。”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公开说,要是两岸真起了冲突,他会不顾一切送物资上前线援助。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端起碗吃饭,放下碗骂娘吧,毕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郭台铭的工厂其实就是靠大陆一步步做大的,现在突然说出这种话,让人怎么看都觉得不合适。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郭台铭想从政了,几年前他还去参加了国民党内的选举,虽然最后没能当上,但那段时间他开始各种表态,言语中经常涉及两岸关系,意图拉拢一些岛内特殊群体。 而在生意上,郭台铭这几年也没少折腾,他原本打着主意,把工厂一部分搬到印度、越南、美国这些地方试试水,可计划赶不上变化,国外那些工厂不是环节卡壳,就是水土不服,根本做不出在大陆那种成绩。 没过多久,他又掉头回大陆,老老实实把发展的大本营放回这里,这就说明,想脱离大陆这片好市场,谈何容易。 上世纪八十年代,他在台湾开厂,本以为能闯出一片天,谁成想人力资源有限,根本没法做大,那会儿大陆刚开始对台商掀起各种改革,出台了不少招商引资福利政策。郭台铭正好赶上这趟快车,一头扎进深圳,后来再南下到郑州,把工厂越做越火。 可以说,没有大陆提供的优厚条件,富士康不可能变成世界闻名的巨头。 说到底,郭台铭嘴上一直说在大陆投资,带动了就业,也帮了当地经济,可这些年他赚到的钱,同样离不开这里提供的大环境和资源,两边其实就是互相成就,都缺一不可,他却总强调自己“成就了大陆”,对外只讲自己功劳大,避而不谈大陆给他带来的好处。 现在两岸局势变得微妙,他这些话无非是想在台湾那边收获支持,但现实是,他的公司、财富根本割不掉和大陆的联系,表面上靠着大陆赚钱,底下又说要在冲突时支援前线,这种“两头讨好”的操作一旦摆明了台面,很容易让人寒心。 其实,不止是郭台铭,很多台商跟他一样,凭着大陆的政策和市场把生意做大,换个角度说,这是真正的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局面,如果两岸一闹矛盾,谁都讨不到好。 郭台铭撤出海外没多久又回来的举动,就说明他再清楚不过离开了大陆他什么也不是,他要是真的为两岸好,就该把着眼点放在合作共赢上,而不是动不动就搞些哗众取宠的言论。 如今经济全球化,大陆和台湾企业的合作已成常态,台商在大陆做工厂,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,大陆也靠他们增加就业、推动产业升级,本来是一件两边都喜欢的事,现在却因为一些不负责任的表态,搞得气氛越来越紧张。 两岸一家亲合作才有出路,如果大家都清楚利弊,和平发展的路才会一直走下去。你怎么看郭台铭的操作和这两岸的事?欢迎一起来聊聊。
从“亲中”到“拖统”:国民党为何让大陆民众失望?馆长:很多台湾人认为国民党
【11评论】【11点赞】
用户10xxx18
现在就查它,坑定偷税!
Ruby
只要他敢送,到时我们就敢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