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,上海杨女士患癌离世,她一生未婚,父母也都过世,朋友王先生为她操办葬礼
大大的瓜
2025-09-08 17:58:28
2015年,上海杨女士患癌离世,她一生未婚,父母也都过世,朋友王先生为她操办葬礼,但奇怪的是,万先生却迟迟不给她下葬,这是为什么呢?[微风]
2016年9月,王先生再次接到了医院的电话,表示让他尽快将杨女士的遗体拉走火化,因为杨女士已经在太平间躺了一年多了,在此次之前,还没有人将太平间给当做墓地。
不光医院,连王先生的妻子,也因为此事没少和他吵架,说他是羊肉没吃到,惹得一身骚,这让王先生每天很是郁闷。
老话常说,人死以后要入土为安,既然王先生答应了,要送杨女士最后一程,那为什么又要一拖再拖呢?其实也不是王先生不想,他也有难言之隐。
几年前,正在工作的王先生,突然接到了好友杨女士的电话,杨女士表示自己要搬家了,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。
王先生和杨女士两人,是一起从小长大的好朋友,虽然长大以后没能走到一起,但仍然是无话不说的好友,加上杨女士总是孤身一人,生活过的也不如意,于是,在接到杨女士的电话后,王先生立马就赶了过去。
等到搬完家以后,杨女士就要请王先生吃饭,但在饭桌上,杨女士总是看起来很忧愁,王先生忍不住就问了一句出什么事了。
没想到不问还好,这一问杨女士直接哭了起来,再三追问之下,这才知道杨女士得了胰腺癌,已经没有多长时间的日子了。
之后的日子里,王先生就经常去医院看望杨女士,毕竟一个好朋友得了绝症,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。
可王先生的妻子却不这么想,她认为王先生三番五次的去医院,就是和杨女士余情未了,并限制王先生去医院的次数。
杨女士大多数时间,则是一个人在医院治疗,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,王女士的头发也掉光了,医院的护士经常看到,她一个人偷偷盖着被子哭泣,很难想象,在一个人最后的时光,孤身一人是多么的痛苦。
2015年,杨女士的病情急转直下,在去世之前,她将几位好友,包括王先生叫到了病床前,当着医生和朋友的面,说出了自己的遗愿。
一个是将自己遗产分给几位好友,另一个是杨女士在银行租了一个保险柜,里面存有父亲送她的手表和母亲送她的旗袍等,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意义非常,所以杨女士希望能将这些东西取出来,和她一起下葬。
这两件事算不上什么大事,所以王先生就满口答应了下来,可没想到之后却惹上了数不清的麻烦事。
为了完成好友的心愿,王先生带着杨女士的身份证件以及合同等,迅速赶到了医院,没想到却被银行给拒绝了。
按照银行的说法,他们与杨女士是签了合同的,这个箱子只能她本人来开,如果杨女士过世,就需要由财产继承人过来。
这让王先生犯了难,杨女士的父母早已过世,她又无儿无女的,谁还能有资格来开箱呢,于是王先生就再三的给银行说好话,说里面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,自己也有合同,可没想到最终弄还是吃了闭门羹。
无奈之下,王先生又回到医院,希望能将杨女士送到医院亲自去取,可医院方面却表示,杨女士已经离不开呼吸机了,如果离开可能都撑不到银行。
在这种情况下,银行给王先生指出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到公证处做一个开箱证明,王先生听后仿佛看到了希望,可没想到公证预约竟然排到了一个月后。
不过总算是有了解决办法,只需要等待就好了,可不料还没等到公证呢,杨女士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,这下算是陷入了死局。
杨女士去世后,王先生再次来到银行,希望能以遗嘱继承人的身份打开保险箱,可尽管有医生和朋友们的证明,银行还是认为,杨女士只是口头嘱托,并没有进行公证,因此不具备法律效益。
双方为此争吵的不可开交,可最终还是没有吵出个结果,难道,等合同到期没人续费后,银行也能这样储存箱子吗?
王先生认为,自己不能让好友死不瞑目的入土,于是就将遗体放到了太平间,可没想到这一放就是三年多。
王先生将银行告上了法庭,直到2019年,法院才给出最终结果,证明遗嘱真实有效,王先生具备继承资格。
在打开保险箱后,王先生取出了遗物,并将它们和杨女士一起葬到墓地中。
不得不说,人生在世能有一个王先生这样的朋友,还是非常值得的。
0
阅读:59
一沙一世界
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