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美国可以和中国“脱钩”,但中国不能抛售美债!”这就是美贸易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,将美帝的霸权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。美国贸易代表这话,活脱脱就是“我可以掀桌子,但你不能摔碗”的流氓逻辑。 世界经济的平衡,正悬于一个越来越不稳的支点之上,一边是美国那突破37万亿美元的国债,这个数字已经膨胀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5%,远远甩开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。 另一边却是美元无与伦比的全球地位,全球近六成的外汇储备是美元,而石油、黄金等关键大宗商品的交易,也几乎都用美元来敲定价格,这种扭曲的平衡,正因主要参与者的微妙动作而开始晃动。 美国的财政窟窿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,今年第二季度的赤字就高达1.29万亿美元,而整个财年前十个月的累计赤字更是达到了1.63万亿,为了维持政府的日常运转,华盛顿每月需要发行大约4300亿美元的新债,这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借贷循环,一个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危险游戏。 最可怕的是利息支出,美国政府每年要为国债利息支付1.7万亿美元,这笔钱吞噬了其年度财政收入的37%,换算下来,每天光是利息就要花掉27亿美元。 这种模式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,全靠美元的特殊身份,理论上美国可以通过开动印钞机来还债,但国际社会对其长期偿债能力的质疑声,已经越来越响亮。 一个关键的转折点,是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,当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冻结时,这给美元的国际信用造成了巨大冲击,也给所有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敲响了警钟。 北京方面显然重新评估了风险,一场策略性的资产调整悄然展开,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削减其美债持仓,在全球主要债权国中的排名也从第二滑落至第三。 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余额降至7563亿美元,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,仅在2023年,减持规模就达到2000亿美元,而今年以来,这一数字也已超过500亿。 这不仅仅是抛售,更是一次主动的多元化布局,中国在全球市场大规模增持黄金,并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,如今与俄罗斯、沙特等能源大国的交易,已大量采用人民币结算。 这些举措的效果正在显现,到今年,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8%,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,其根本目的就是摆脱对单一货币的过度依赖,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筑起防火墙。 其实对美元霸权的挑战早有先例。上世纪60年代,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曾直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,而如今全球资本正用行动做出新的选择。 日本的农林中央金库已在今年三月底前清空了手中的美债,成功规避了市场风险,与此同时,截至四月,海外投资者净买入的日本资产总额创下9.64万亿日元的历史新高。 全球资本的这种“用脚投票”趋势,清晰地表明,美债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正在动摇,华盛顿对此并非毫无察觉,美国财政部已对中国的连续减持流露出不安。 然而美国非但没有开源节流,反而通过了新的“大而美”法案,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新增超过3.4万亿美元的赤字,这无疑是火上浇油。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美国一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另一方面又试图阻止中国通过减持美债来反制,美国前贸易代表贾米森·格里尔曾公开表示,“脱钩”政策并非旨在促使北京出售美债,言语间的焦急显而易见。 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反噬,大规模抛售行为推高了美债收益率,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甚至曾在一周内飙升48.5个基点,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,收益率上涨,意味着美国发新债要付更多利息,债务负担雪上加霜。 在这场博弈中,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债既是筹码,也是一种束缚,此前一家日本机构仅抛售200亿美元美债,就足以在全球市场引发震荡,这警示了快速大规模减持的风险。 面对日交易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美债市场,中国必须在资产保值与防范美国可能的报复措施之间,走出一条微妙的钢丝。 美国的逻辑仿佛是“我能掀桌子,你不能摔碗”,它将全球经济体系视为自己的游乐场,规则由自己单方面制定,在这种“我欠钱我有理”的荒诞剧目中,债权国往往缺乏彻底反击的权利。 他们能做的唯有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自己的经济利益,并期盼这场国际金融闹剧能够早日收场,虽然短期内美元的霸权惯性仍在,但通往一个更加多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道路,已经悄然开启。 有网友说“美国人真是没文化,说话都不知道脸红!语无伦次,没有逻辑也没有章法!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说啥了!让你饿着还不能说饿!那我们是不是也对美国说,美国每年向中国敬贡10万亿美元,但不允许美国人说不愿意的话!美国的港口不允许美国船停靠,只能由中国人来管控,但不允许美国说反对!这样的行吗?不知道美国哪来的底气说话!看来还是要中国再给他们上上课,让他们长点记性!” 还有网友认为“应减持美债,换成黄金。做好万全准备。美债是全中国人民的财产,应为全中国人民着想。美国不可靠。”
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中国的经济、军事实力快速增长,是全球有目共睹
【1评论】【9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