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易斯今天动了手术。6周的康复时间,其实是一个特别乐观的预期了。纵使是最乐观的6周康复期,也要到10月20日才能复出了——这意味着最快也要到联赛倒数第三轮,才能看到路易斯回到场上。而且这是在有1-2个月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才决定的手术,这意味着路易斯不仅是因为过重负荷导致过劳伤病,还带伤出战了一段时间了。
很多抨击我“把路易斯当亲儿子”的米内罗粉丝一直喜欢说路易斯一无是处,我当然是不认同的。但我确实觉得,路易斯的伤缺或许是一个倒逼斯卢茨基做出更大幅度调整的好机会。
其实从去年以来,我就说申花的双外援中锋是两个人拼出了一个完整中锋的作用,因为斯卢茨基的体系里,两个中锋是压迫-对抗-终结一力承担的。在路易斯不在的情况下,无论用谁搭档阿苏埃首发都没有办法拼出这个功能(上一场联赛其实一览无余,阿苏埃+刘诚宇甚至打不出消耗,更不论实际的杀伤了),所以或许最好的选择,是干脆换掉这个双前锋的体系。
在路易斯缺席的比赛里,我觉得有三场球非常有标志性:分别是主客场两回合对川崎前锋,以及客场对北京国安。两回合对川崎前锋都用了4-3-2-1的打法,而申花场面上的得失除了主客场和对手主力与半主力的区别外,还有刘诚宇与米内罗的区别。
主场与川崎的第一回合,刘诚宇积极地提供前场的支点作用,在触球次数不多的情况下贡献了8次争顶(当然成功率不高)和100%的地面对抗成功率。第二回合的米内罗在几乎相同的体系里,功能就相差很多,除了射门次数足够多之外其他方面贡献几乎为0,地面争抢成功率是可怕的7次对抗1次成功。
对北京国安的比赛里,初来乍到的阿苏埃除去占了对手不够熟悉的便宜外,也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提供了足够强的对抗数据,尤其是对恩加德乌的9次对抗不仅造成了实际的消耗,还赢了一半以上。与米内罗相比,虽然他依旧触球次数不多,但都是直接对上对手的中卫,施加了足够的防守。
如果说一个共同点,就是申花在路易斯缺席的情况下,没有放弃对长球进攻的偏好,所以独自出战的前锋能不能给对手的中卫足够的对抗压力,给自己二线的进攻队员制造机会,就成为了关键。因为无论是米内罗,还是阿苏埃和刘诚宇,其实都很难像路易斯一样原地做支点。所以长球打得更深的情况下,能不能在对抗下拿住球就很重要。
一个非常典型的镜头其实是客场与国安的比赛里,阿苏埃跑动中争顶赢了恩加德乌,给了特谢拉单刀机会。当然,这也与国安防线高度有关。
上海申花[超话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