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俄罗斯敢向印度提供苏-57,中国完全可以采取这几种应对措施,限制俄罗斯苏-57的出口。 俄罗斯搞苏-57这事儿,从头到尾就没少折腾,早年间还得靠法国摄像头、英国弹射座椅凑合着用,结果西方一制裁,全都卡壳了,只能转头找东方帮忙。中国提供的特种材料和电子零件成了救命稻草,比如发电机里的钕铁硼磁铁,全球九成产量在中国手里,雷达半导体也多是中国企业供的货。没有这些,苏-57生产线得直接趴窝。俄罗斯一边自己用着这些东西,一边还想卖出口版给印度,这就有点儿意思了。印度空军老想着升级装备,苏-57对他们来说是块香饽饽,俄罗斯那边也使劲推销,甚至答应在印度本地组装,转移技术啥的。 2025年上半年,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就公开表示,愿意把苏-57卖给印度,还包括联合生产和研发帮忙。印度那边呢,空军前军官还担心里面用了中国芯片,怕打仗时出问题,但采购热情没减,谈判照样进行。俄罗斯这步棋,主要想稳住军售市场,印度是老客户,买了260多架苏-30,现在再加苏-57,能赚一笔大钱,顺便对冲西方制裁的影响。中国看着这事儿,自然得掂量掂量,因为印度要是真拿了苏-57,南亚平衡就得变,巴基斯坦空军装备多是中国货,那边压力大,中国跟巴铁的军事联系又紧。俄罗斯过去卖发动机给中国时,就明文规定不能装在出口巴基斯坦的战机上,现在风水转,中国手里有筹码了。 中国手里牌不少,第一招就是直接掐住关键零部件供应。苏-57里那些特种合金、芯片啥的,很多是中国出口的,按照中国出口管制法规,这些军民两用产品得审批。要是俄罗斯真把飞机卖给印度,中国商务部一发文,说这些材料涉及敏感技术,得严查,供货就得停。俄罗斯工厂那边等着用,短时间内找不着替身,生产节奏乱套,出口计划黄了。2020年就有过类似事儿,印度想从德国买潜艇,结果发动机曲轴是中国造的,最后交易泡汤。中国这招接地气,操作简单,效果立竿见影,不用大张旗鼓闹得满城风雨,就把事儿办了。俄罗斯经济这些年不景气,军工靠出口续命,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对他们太关键,中俄贸易额都破2400亿美元了,油气出口一大半靠中国。掐供应这事儿,俄罗斯得好好想想值不值。 第二招呢,中国可以跟俄罗斯提条件,确保装了中国部件的苏-57别卖给特定国家。过去俄罗斯卖给我们发动机,就有这种限制,现在中国反过来用。联合研发项目里,中国有专利技术,比如材料加工和电子集成,这些都能当谈判筹码。俄罗斯想卖,就得签协议,出口前得问问中国意见。要是不听,中国就用专利卡脖子,俄罗斯工程师得承认依赖,调整策略。印度采购团队听到消息,得重新评估,订单推迟,空军升级计划拖后腿。中国这步棋,玩的是长远,维护自身利益,还不伤中俄大局。第三招,外交上施压,中国可以派代表团去莫斯科聊聊,点明南亚稳定重要性,或者在上合组织会议上旁敲侧击。俄罗斯心里有数,知道中国底线,卖苏-57乱了平衡,大家都没好日子过。中国还能通过巴基斯坦做文章,多卖几架歼-10CE或者红旗-9,等于在印度边上加保险。印度一看这架势,买苏-57的劲头得打折。这些招数可以单挑,也可以组合拳,外交开头,经济技术跟上,军事威慑兜底。俄罗斯军售市场萎缩,只剩阿尔及利亚、伊朗这些买家,印度单子对他们诱惑大,但中国筹码更重,俄罗斯得权衡。 俄罗斯过去卖东西给中国,就爱玩双标,发动机不能转手巴基斯坦,现在中国学着用,形势逆转。类似交易有过,欧洲潜艇因中国部件卡住,俄罗斯得吸取教训。技术链条全球缠绕,中国制造能力强,稀土半导体这些捏在手里,提升影响力。但用这优势得聪明,管太严伙伴跑了,放太松技术外流。中国找平衡,通过对话立规则,保护创新还促合作。俄罗斯军售崩盘因制裁和乌克兰战事,出口暴跌,只剩少数客户。中国应对苏-57出口,维护南亚稳定,还稳固供应链地位。印度担忧中国部件,采购苏-57风险大,俄罗斯急卖但产能不足,自己都没几架。长远看,各国技术网密,中国玩好这牌,军贸更稳。俄罗斯推销苏-57给印度,本想赚快钱,结果中国措施一出,单子难成。印度空军想五代机,但体系不兼容,成本高。巴基斯坦求中国歼-35,平衡维持。中国这事儿,体现大国智慧,不虚张声势,实打实护利益。全球化时代,技术合作得讲规矩,大家商量着来,利益共享,风险共担,才是正道。
俄军一夜突袭基辅,这次打到了大鱼!乌克兰军方发出讣告,乌克兰首都美国爱国者防空导
【4评论】【3点赞】
江上圆月
苏57能打的过歼20和歼35吗??能打的过中国的体系化作战吗??如果不能,那卖不卖跟中国有啥关系呢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