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只是一个地主婆,儿子却被毛主席称为“大王”,孙子还是中国的“核潜艇之父”!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 1871年的广东海丰,一个贫农家的女孩周凤刚学会走路就被卖给地主家当婢女。洗衣做饭、端茶倒水,她在最底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,直到被转送给当地大地主彭辛做妾。 虽说是妾室,周凤却凭着勤快和聪慧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。1906年,丈夫彭辛和正房妻子相继病逝,35岁的她接手了家里的田产和铺面,成了掌管几百亩良田的地主婆。 就在周凤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过下去时,儿子彭湃从日本留学回来了。这个在地主家长大的少爷,偏偏要跟农民混在一起,还要搞什么农民运动。 彭湃把自家的田契当众烧掉那天,周凤就站在人群里。看着儿子对农民说“从今天起,你们不用再交租了”,她心里五味杂陈。这可是家里的命根子啊,没了租子,一大家子人靠什么活? 但周凤想起了自己的童年,那时候家里交不起租,父亲跪在地主面前求宽限几天,换来的却是一顿毒打。她记得母亲抱着饿得直哭的弟弟,眼泪掉在空荡荡的米缸里的声音。 “儿子做的事,是在帮千千万万个像我小时候一样的人。”想通了这一点,周凤拿出了自己攒下的所有积蓄和首饰,全部交给了刚成立的农会。 1922年,彭湃在海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。周凤不仅支持大儿子,还动员另外两个儿子彭汉垣、彭述也加入革命。她把家里的大宅子腾出来给农会开会,自己搬到偏房去住。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,周凤的家成了东征军的指挥部。周恩来、叶挺、聂荣臻等人都在这里开过会。村里人都说,彭家这个地主婆疯了,不收租不说,还把房子让给当兵的住。 周凤只是笑笑:“我这辈子见过太多穷人的苦,现在有机会帮他们,为什么不帮?”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,国民党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。彭家成了重点打击对象,县里贴出告示,谁能抓到彭家人,赏大洋五百块。 那年秋天,彭汉垣第一个被捕牺牲。周凤还没从丧子之痛中缓过来,1929年8月,彭湃在上海被捕,四天后英勇就义,年仅33岁。 消息传来那天,周凤整整一夜没合眼。她坐在彭湃小时候读书的房间里,摸着他用过的砚台,眼泪无声地流。但第二天一早,她又像往常一样起来做事,继续掩护其他革命同志。 厄运接踵而至。1931年,三儿子彭述被捕牺牲。1928年到1933年的五年间,周凤相继失去了三个儿子、两个儿媳、一个长孙,还有侄子彭达伍。七条人命,六个是革命烈士。 最惊险的一次是1928年冬天,儿媳蔡素屏刚生下彭洪,国民党军队就来搜山。周凤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孙子,扶着虚弱的儿媳躲进山上的荆棘丛。 一直等到天黑,搜山的人走了,她才敢带着儿媳和孩子下山。 1930年,周凤因掩护地下党被捕。审问时,特务用鞭子抽,用烙铁烫,她始终一个字都不说。狱友后来回忆,这个老太太被打得遍体鳞伤,却从没喊过一声疼。 党组织多方营救,终于把她救了出来。出狱那天,她对来接她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组织上还有什么事要我做?” 彭湃牺牲后留下了两个孩子,大的叫彭士禄,小的叫彭洪。周凤把他们当成命根子,可她知道,保护好烈士的后代,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活着,而是让他们继承父辈的遗志。 1936年,彭士禄被国民党抓进监狱。周凤变卖了最后几亩田,四处托人营救。抗战爆发后,周凤带着家人避居香港。即便在租界里,她也没有停止支持抗战。 1939年,她把14岁的彭士禄送到延安。此后几年,她又陆续把其他几个孙子送上前线。1941年送走彭锡明,1942年送走彭洪,1945年送走彭科,1947年送走彭潮。五个孙子,全部参加了革命。 新中国成立后,彭士禄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。他考入苏联留学,学习核动力专业。回国后,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,被誉为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。 从一个贫农家的小丫头,到地主家的妾室,再到革命母亲,周凤的一生见证了旧中国的苦难和新中国的诞生。她用七位亲人的生命,换来了今天的和平。 而彭家三代人的故事还在延续。彭士禄的儿子彭洋继承家风,也成为了一名核动力专家。这个从农民运动起家的革命家族,用三代人的奋斗,诠释了什么叫家国情怀。 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,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。这种精神,才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传承。 信源:周凤——百度百科
她只是一个地主婆,儿子却被毛主席称为“大王”,孙子还是中国的“核潜艇之父”!
玉尘飞啊
2025-09-09 09:34:09
0
阅读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