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仗美国怎么可能打得赢!上甘岭战役中,一位美军将领看到,一个瞎了眼的志愿军战士,竟然背着一个断腿的战友,向全副武装的美军发起了冲锋! 1952年10月,朝鲜战场上的“联合国军”为了扭转被动局面,发起了代号“金化攻势”的行动,目标直指上甘岭地区的537.7高地北山和597.9高地。 这两块阵地加起来才3.7平方公里,却是五圣山的前沿门户,要是丢了这里,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就能冲进平康平原,后面的防线就危险了。 敌人300多门大炮连轰两天,几百架飞机轮番往下扔炸弹,阵地上的石头被炸成黑粉末,交通沟全平了,炮声震得人耳朵都快聋了。 志愿军后来被逼进坑道,里面的日子更难熬,缺粮缺水,空气又脏又闷,有的坑道还被炸塌了。 四川三台县来的王合良,因为个子小不容易暴露,经常夜里摸出去偷袭敌人,成了排里有名的夜袭神枪手;副班长薛志高是四川简阳人,一直带着大家死死守住阵地。 等到11月4号,王合良带着战斗小组,跟薛志高所在的突击排一起冲537.7高地北山。 敌人的手榴弹跟下雨似的往下扔,机枪扫出的火网密得钻不过去,小组里一个战友牺牲,一个负了伤。 王合良的左眼也被手榴弹炸了,俩眼全被血糊住,只能模模糊糊看见点东西,他喊自己的组员,没人应声,倒是听见薛志高在叫他。 摸过去一看,薛志高的左腿断了,王合良赶紧掏出急救包帮他包好:“班副,我先背你下去,我再上去给你报仇!” 薛志高却急了:“就算剩最后一口气,也要跟敌人拼到底!” 王合良没多说,从牺牲战友身上摸了个急救包说:“我眼睛看不清,我来背你,你眼睛好使,碰上敌人就打,没有我们就往山上冲,死也要死在上边!” 薛志高一听,激动地说:“好兄弟!我们就这样干!” 王合良背着薛志高爬到山头,到处都是焦土,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,他就拉过来几具敌人的尸体,垒了个半人高的“墙”,把薛志高护在里面。 薛志高的子弹早打光了,王合良又爬着在牺牲战友身上摸弹药,摸来子弹和手榴弹递给他,还乐呵呵地跟薛志高开玩笑:“平时都是班副指挥我,现在换我指挥了!” 安置好薛志高,他又往前爬,想看看还有没有自己人,最后摸清楚,阵地上还有6个战友,连长和一个步谈机员还守在前边的阵地里。 等他爬回薛志高身边,发现薛志高耳朵被震聋了,问半天才能回一句,手里的手榴弹盖却全拧开了,随时等着敌人来。 没一会儿,王合良就听见有人说话,可听不懂,是敌人上来了。 他模模糊糊看见一群人影,毫不犹豫地扔出去一根爆破筒,薛志高也立刻用转盘枪开火。 俩人一个扔一个打,配合得特别默契,可敌人越来越多,弹药很快就快没了,王合良就在地上乱摸,摸到能炸的就扔,摸到转盘枪的弹盘就卡上打。 突然,他听见身后一声巨响,赶紧爬过去摸薛志高,可摸了半天也没摸着,喊也没人应。 原来敌人扑上来的时候,薛志高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,跟敌人同归于尽了。 那时候的王合良,已经精疲力竭,站都站不起来,只能斜靠在山坡上。 他身上就剩两个弹盘,卡上一个压在腿下,心里想的是,等敌人再靠近点,就跟他们拼了。 后来敌人过来了,有人拉他的手,大概是想看看他戴没戴表,王合良没动,等看见敌人凑成堆,他猛地从腿下抽出手枪就打,听见敌人一阵乱喊,之后他就昏过去了。 不知道过了多久,他听见连长喊他:“王小鬼,王小鬼,你还在吗?”这才醒过来,连长说自己没事,就是一只手只剩一点皮连着,赶紧让人把他送走。 一周后,王合良在医院醒过来,有人问他,眼睛都快瞎了,难道不痛吗?为啥还要接着打? 王合良却说:要是这场战争摆在咱们祖国,咱们的妈不也得没房子住?小孩不也得被炸得连尸骨都找不着?战友们都能牺牲自己,他也是志愿军,要死,也得死在阵地上。 后来,在组织的安排下,王合良被送回国治疗,右眼恢复了一点视力,左眼装了假眼球,眼窝附近还有块弹片没取出来。 1953年底,他回了四川老家,进荣军学校学文化;1954年,他当选了四川省第一届人大代表,三台县政府还给他送了“特等功臣”的牌匾。 再后来,他去了青海省的一个劳改农场当管教干部,之后又回了三台县,在民政局优抚股工作,一直到80年代退休,1991年去世,享年62岁。 而薛志高,后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,授予“二级战斗英雄”称号,1953年被批准为革命烈士。 薛志高和王合良两位勇敢的志愿军战士,他们是真正的“超人”,现在的和平日子,是他们用血和命换的。 以后不管遇到啥难事儿,想想他们当年怎么在焦土上坚守,就知道该怎么往前走。 不是每个人都要上战场,但每个人都该记得,守护好脚下的土地、身边的人,就是对英雄最好的回应。
🐼国民党,恐怕真的没救了。就在党内唯一的“战将”郑丽文,民调高涨之际,岛内
【2评论】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