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2年春天,有个叫李桂林的年轻老师正在集市上买菜,突然听见有人闲聊:“大渡河那边的二坪村,娃娃们十几年没上过学了,连汉语都不会说,”这话像根刺扎进他心里,当天晚上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 那时候的二坪村,简直是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。村子挂在凉山北部峡谷的绝壁上,海拔1800米,村民上下山全靠五架近乎垂直的木梯,脚下是奔腾的大渡河,头顶是陡峭的崖壁。 别说学校了,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,全村400多人几乎都是文盲,很多人不认识钱币面值,甚至下山连厕所标识都看不懂。 李桂林第一次爬那些木梯时,藤条在掌心勒出血痕,冷风裹着砂石砸在脸上。 当他颤巍巍地爬上山顶,村民举着火把迎接他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——老人披着破旧的羊皮袄,孩子们衣不蔽体,眼睛里却闪着渴求的光。 那晚,村民杀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招待他,还把最好的棉被让给他。听着屋外呼啸的山风,这个硬汉子偷偷抹了眼泪,他在日记里写:“这里的孩子,不该困在黑暗里。” 第二天看到的校舍更让他心酸,墙壁坍塌,瓦砾遍地,杂草长得比人还高,一块完整的黑板都没有。 学校已经停办十几年,之前来过三个老师都走了。李桂林没犹豫太久,毅然辞了老家的工作留下来,当月工资只有60元,假期还没钱拿。 听说儿子要去这种地方教书,李桂林的父亲拍桌子怒吼:“你是要去送死吗?我们老了谁来照顾!”妻子陆建芬抱着两岁的儿子眼泪直掉:“山上连医院都没有,孩子病了怎么办?” 但李桂林铁了心,他甚至“骗”妻子说条件不错,硬是把她也动员上了山。开学那天,夫妻俩背着孩子和行李,徒步10小时爬到山顶。 望着脚下的万丈深渊,陆建芬腿软得站不住,崩溃大哭:“这哪是人过的日子!” 他们住进学校的小茅屋,家就是学校,学校就是家。两人月工资加起来才200块,三餐不是土豆就是酸菜汤。冬天大雪封山时,连酸菜都成了奢侈品。 陆建芬产后没满月就背着婴儿上课,落下终身病根。小儿子玩耍时摔断手,因为没法及时送医被土医生误诊,成了终身残疾。李桂林至今提起就眼圈发红:“我最愧疚的就是两个孩子。” 不是没有机会离开,2001年,陆建芬的弟弟在西班牙开出每月6000元的高薪请她去帮忙。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,但她想了想还是拒绝了:“我走了,这些孩子怎么办?这里的乡亲和孩子给我们的情,是用金钱换不来的。” 每周一和周五,夫妻俩就变成“人肉护栏”,护送学生爬天梯。小的孩子直接背在身上,一趟下来相当于爬百层楼。 1996年山洪暴发,李桂林抱着学生被急流冲走,幸好被树桩挂住才捡回条命。这样的险情数不清有多少回。 但希望终于穿透了悬崖的阴霾,1996年,第一届毕业生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,二坪村从此甩掉了“文盲村”的帽子。2000年,村民硬是用肩膀把13吨水泥、107吨岩沙扛上山,建起了新校舍。 2008年,夫妇当选“感动中国年度人物”,颁奖词说得好:“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,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求学的小手。” 现在天梯变成了铁梯,通了电也修了路。李桂林笑着说等他退休,估计能教上第三代了。30年坚守,夫妻俩教出了近400个学生,其中189人走出大山,有的还上了大学。 教育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,原来目不识丁的牧羊人学会了签劳务合同,女孩们不用15岁就嫁人,整个村子从“被遗忘的角落”变成精神文明标杆。 当我们坐着高铁刷手机时,真该想想还有多少人像李桂林夫妇这样,在悬崖边默默播种希望。 教育的伟大从来不在高楼大厦,而在于有人愿意在荒芜中点燃第一束火把。 这火光映照的不仅是一个小村的未来,更是一个民族对文明最虔诚的守望。 信息来源: 中国新闻网—"天梯小学"夫妻教师19年攀崖背起小村希望 澎湃新闻—李桂林、陆建芬夫妻扎根“天梯小学”29年
1992年春天,有个叫李桂林的年轻老师正在集市上买菜,突然听见有人闲聊:“大渡河
良奥谈娱乐圈
2025-09-10 10:37:42
0
阅读: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