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今社会最大的浪费是人类的粪便:曾经人类粪便是个宝,城里经常发生为抢粪便而争斗不是新鲜事,而今天不仅城市里而且农村里粪便都成了污染物被处理,处理成本不计其数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在过去,粪便曾是人们眼中的宝贵资源,在上世纪的城市街头,清晨的巷道常常热闹非凡,农民手提扁担和桶,专程收集居民家中产生的粪便,运往郊外的田地,这些粪便不仅是农作物的天然肥料,更是家庭生计的重要保障。 为了获得足够的粪便,邻里之间甚至会发生争抢,人们小心翼翼地守住自家的“财富”,掏粪工的工作也因此成为颇受尊重的职业,这种看似粗鄙的劳动,却在当时支撑着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态循环。 粪便之所以珍贵,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氮、磷、钾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,农家将粪便储存、发酵后施入土地,使庄稼获得充足养分,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中,每家每户的粪便都在循环利用中发挥价值,粪便施田,粮食收获,再被家庭食用,所产生的粪便继续投入土地。 城市中的粪便也未被浪费,它们通过人工收集和运输,被售往农村,为农民提供廉价而高效的有机肥料,这种资源的流动构成了当时社会一种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几乎零浪费的农业生态体系。 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,抽水马桶和下水道系统的普及,使得粪便不再流向农田,而是被集中送往污水处理厂。 与此同时,化肥的大规模使用彻底取代了传统农家肥。化肥方便、见效快,农民可以轻松提高粮食产量,而不再依赖家庭粪便,这一转变表面上推动了农业现代化,却切断了粪便在自然循环中的重要角色,也让这一宝贵资源被忽视。 城市人口的增长进一步加重了粪便处理的压力,每天污水处理厂都要处理数以万吨计的粪便和生活污水,这些粪便必须经过化学处理、机械分离和消毒,以达到排放标准,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电力、设备和人力。 相比过去城市街头争抢粪便的场景,如今这些资源被当作负担,成为城市治理的成本来源,而其潜在价值却未得到充分利用。 在农村,部分地区的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仍不完善,粪便可能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,导致水体污染和地下水质量下降,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威胁。 这种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在资源利用上的一种悖论,曾经人人争抢、价值极高的粪便,如今却成为需要集中处理的“污染物”,从生物循环的角度来看,人类自产生的粪便本可以继续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,也可以通过科学处理转化为能源或再生水资源。 但现实中,社会的发展模式使得这一天然资源被大规模浪费,投入的处理成本远远超过其直接经济价值,人们对粪便避之唯恐不及,这种态度无形中加剧了资源的断裂与浪费。 回望过去,从城市街头到田间地头,粪便的流转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,更是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,它既支撑了农耕社会的粮食生产,也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助链条。 而今天,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化肥的替代作用,粪便的角色彻底颠覆,从宝贝变成负担,从资源变成废弃物,人类自己制造的财富被弃置一旁,这无疑是现代社会一种隐形却巨大的浪费。 由此看来,当今社会最大的浪费之一,恰恰是这种人类自身产生的资源,在科学和技术尚未完全发挥潜力之前,我们仍然在付出高昂代价处理本可以再利用的粪便。 曾经的宝贝,如今成了负担,这背后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循环的疏离,也提醒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让这些被忽视的资源重新发挥价值。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说出您的想法! 信息来源:《便便居然是个“宝”》中国质量新闻网
明显有病,非正常人类。
【35评论】【24点赞】
郝孟一
没什么。人类科技进步了,工业氮肥的生产效率远远超过处理粪便的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