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验俄罗斯的时候到了,普京已经决定迎战西方26国联军!俄罗斯三大军区主力紧张调动。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,欧洲26国已经做出保证,出动海陆空军进入乌克兰,执行安全保障行动。 要说现在俄罗斯面对的局面,那真是把多年攒下的家底都亮出来了。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那句 “外国军队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” 可不是空喊口号,话音刚落,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装甲部队就开始在边境集结,这两个刚从西部军区拆分出来的新单位,手里握着原来西部军区 40 万兵力的大半家底,光是莫斯科军区防区内的近卫坦克师,就足以让北约东翼的驻军紧张得睡不着觉。 要知道这两个军区分工明确,莫斯科军区盯着乌克兰方向,列宁格勒军区守着波罗的海,就像两个门神,把俄罗斯的西大门把得严严实实。 再看马克龙吆喝起来的 26 国联军,听起来挺唬人,但细究起来就有点意思了。法国自己在罗马尼亚的驻军去年还闹出过士兵吃不饱饭、兵营里满是臭虫的笑话,350 人的部队连供暖都保证不了,现在要扩军到 750 人,真不知道后勤能不能跟上。 更别说这 26 国里,波兰拿着 380 亿美元军费当带头大哥,西班牙却连 GDP 的 2% 防务开支都嫌多,这种各怀心思的联盟,凑在一起怕是连对讲机频道都调不齐。 北约之前喊了好几年的 “4 个 30” 计划,说要 30 天内部署 30 个机械化营,结果到现在连一半都凑不齐,反观俄罗斯光是第 20 集团军就有 1100 辆坦克随时待命,这差距可不是靠嘴炮能弥补的。 真要打起来,俄军的底气来自实打实的战场经验。在乌克兰打了这么久,他们早就摸透了北约武器的底细。西方援助的 “艾布拉姆斯” 坦克看着威风,一到顿巴斯的黑土地就陷在泥里动弹不得,发动机进点污泥就罢工,维修零件还得从美国空运过来。 反观俄军的 T-90 坦克,虽然技术不算最先进,但在泥泞地形里跑得欢实,加装的电子干扰模块还能让北约导弹打偏,生存率提高了三成多。 更关键的是炮弹产量,俄军现在每月能造 25 万发炮弹,是美欧总和的近三倍,前线每天能打 1 万发,而乌军只能打 2000 发,这种火力差距可不是靠几辆先进坦克能弥补的。 北约那边看似人多势众,22000 架军机对俄罗斯的 5000 架,5000 辆坦克对俄军的 3000 辆,但真到了乌克兰战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 俄军在边境部署的 350 多套防空系统,把天空织成了一张大网,北约战机想进来得先掂量掂量。他们吹得神乎其神的 “星链” 卫星,现在在不少战区被俄军电子战系统压制得没了信号,无人机乱飞,目标指示都传不出去。 更讽刺的是,乌军手里的西方武器成了后勤噩梦,英国坦克用 120 毫米炮弹,德国坦克用 105 毫米炮弹,苏联老坦克用 125 毫米炮弹,光是搞清楚谁该用哪种炮弹就让乌军参谋部头大如斗。 经济上俄罗斯也不是没牌可打。虽然对欧洲天然气出口从巅峰时的 1560 亿立方米降到了 544 亿立方米,但依然占欧盟进口的 18.3%,斯洛伐克这种国家 70% 的天然气还得靠俄罗斯。 冬天要是稍微收紧点阀门,欧洲老百姓的暖气费就得暴涨,到时候 26 国联军的后院先乱了也说不定。北约欧洲成员国虽然军费涨到了 4540 亿美元,是俄罗斯的十倍,但钱花得未必都在刀刃上,德国买了一堆先进装备却缺人操作,法国造的 “勒克莱尔” 坦克好看却娇气,真到了零下几十度的乌克兰平原,能不能正常启动都是个问题。 说到底,俄罗斯这几年早就把北约的套路摸熟了。从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到现在,西方的制裁和军援轮番上阵,俄军反而越打越有经验。普京敢放出 “合法打击目标” 的狠话,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军力部署和战场优势。 那些嚷嚷着要派兵的欧洲国家,真到了要流血牺牲的时候,恐怕就不是举举手那么简单了。毕竟在乌克兰的土地上,俄军是在家门口作战,而北约联军不过是远道而来的 “观光团”,真要动起手来,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。
快报!快报!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俄方高调宣布,已经在苏梅、哈尔科夫、顿涅
【18评论】【11点赞】
演技客
俄罗斯只要背靠中国,中国不需要援助军事,只需要在经济上给予帮助,部分材料贸易行个方便,再适当的共享下情报,俄罗斯就可以扛住欧洲
9527
法国就是个愣头青,打架没鸟用,狠话喊得飞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