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1年,患癌的陈毅对聂帅说:“今年我们参军45年,来,我们两个老战友、老朋友,老同乡又是老头子,一块合影留个纪念吧!” 1970年秋,陈毅元帅从外地返京求医,当时他仍担任军委副主席。身体持续不适的他联系301总医院,却被告知六病室无床位。 实际上六病室有五间空房,只因黄永胜在此住院,院方不敢安排陈毅入住。直到黄永胜出院,陈毅才得以住进医院。 入院后的诊疗过程令人痛心,医院负责人明确表示只需给陈毅做常规检查,治疗高血压即可。住院56天,病历上竟无一次专家会诊记录。 同期黄永胜因胃病住院18天,却组织了16次会诊,请来7位知名专家。这种天差地别的待遇,反映出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。 1971年1月16日,陈毅突发急症需立即手术。经周总理批准,手术在当晚进行。医生原以为是阑尾炎,打开腹腔后才发现是结肠癌,且已转移到肝脏。 缺乏准备的手术进行得异常艰难,持续了五个多小时。术后确诊癌症的消息传出,有人不仅无同情心,反而认为这是好事。 周总理得知实情后心急如焚,但因体制限制无法直接干预301医院的治疗。他只能请来放疗专家吴桓兴院长,为陈毅进行门诊治疗。 1971年五一节,陈毅意外出现在天安门城楼。毛主席与他亲切握手询问病情,外宾也高兴地与他交流。许多人以为他即将康复复出。 夏季,陈毅与朱德、聂荣臻前往北戴河疗养。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让三位老帅心情舒畅。农历七月十三,陈毅迎来七十岁生日。 他提议与聂荣臻合影纪念,两人都参军45年了。这张珍贵的合影记录下老战友的深厚情谊,承载着从战火中走来的革命友谊。 好景不长,陈毅病情急剧恶化,再也无法下床。周总理批准将他转至日坛医院,同意实施胃肠短路手术,但病情仍在恶化。 1972年1月4日,昏迷多日的陈毅突然清醒,认出了妻子和四个孩子。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出最后的话语:一直向前,战胜敌人。 1月6日深夜,陈毅元帅心脏停止跳动。按政治局规定,追悼会需降格举行,限制参加人员,连宋庆龄都无法到场送别。 1月10日追悼会当天,毛主席突然决定亲自参加。他随即通知:凡要求参加陈毅追悼会的都可以参加。追悼会现场,毛主席不要搀扶,独自走到遗像前深深三鞠躬。 他流着眼泪对陈毅夫人张茜说: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。这份迟来的肯定,为陈毅的人生画下句号。 陈毅元帅的传奇不只在于指挥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师,不只在于外交场合的据理力争,更在于他的人格风骨。 他写下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,一生清廉自守。面对困境时展现出“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”的坚韧品格,这些品质让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依然保持本色。 从战火纷飞到外交舞台,从意气风发到病榻沉疴,陈毅元帅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革命者的品格和担当。 您对陈毅元帅的哪个品质印象最深?他的人生给您什么启发? 信源: “……一直向前……战胜敌人”——人民网)
特批享元帅待遇的开国将军,同时拥2位合法妻子,资历比朱德还老1955年9月27
【5评论】【14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