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时报中文网9月9日写道:“随着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、中国国内经济放缓,中国商品大量涌入非洲。8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6%,今年前八个月对非洲贸易顺差与2024年全年水平相当。” 说白了,这就是一场全球贸易格局的大洗牌,中美不同的贸易政策正在重塑非洲市场的竞争格局。 如果你最近去到非洲国家的街头,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从太阳能板到智能手机,从发电机到工程机械,几乎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身影。 面对与美国的贸易战加剧和国内经济放缓,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找新市场,而非洲成为了增速最快的目的地之一,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商的韧性,也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。 价格优势占据市场:中国产品在价格上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力,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弱,让中国出口产品在非洲更具竞争力。 今年前7个月,中国出口到非洲的18类主要商品中,有14类价格下降,其中变压器和转换器降幅最大,达40%。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:十多年来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一部分,中国在非洲大陆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,这些项目不仅加深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,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商业机会,也使中国能获取宝贵的原材料。 政策对比鲜明: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今年6月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的举措。 同时,美国却对许多非洲国家加征关税,包括对南非商品征收30%的关税,特朗普政府还削减了对非洲的援助,使一系列卫生和发展计划陷入停滞。 欧洲企业错失良机:在太阳能等领域,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市场展开竞争,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,销售物美价廉的产品,而欧洲企业迄今未在非洲投入足够力量。 说到底,中非贸易的快速增长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共赢的生动例证,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和中非合作的深化,这种合作关系将为双方带来更多机遇。 中国通过切实的行动传递出明确信息:致力于与非洲建立富有成效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,而非洲国家也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,减少了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,加快了工业化进程。 那么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。
纽约时报中文网9月9日写道:“随着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、中国国内经济放缓,中国
小张主张
2025-09-11 06:38:41
0
阅读: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