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8年,信国公汤和主动辞官,朱元璋龙颜大悦,问道:“爱卿想要何赏赐?”谁知道

元芳侃历史 2025-09-11 10:02:42

1388年,信国公汤和主动辞官,朱元璋龙颜大悦,问道:“爱卿想要何赏赐?”谁知道汤和居然说:“恳请陛下赐臣100名美女!”

洪武二十一年,已过花甲之年的信国公汤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。望着眼前这座他与朱元璋一同打下的锦绣江山,汤和心中五味杂陈。曾几何时,他们还是并肩作战的兄弟,如今却成了君臣相隔的两重天。 汤和时常想起当年在皇觉寺初遇朱元璋的情景。那时的朱元璋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和尚,若不是自己邀请他加入红巾军,历史或许会改写。正是这份伯乐之恩,让汤和在朱元璋打天下时始终得到重用,立下赫赫战功。 但随着朱元璋登基称帝,权力的天平逐渐倾斜。汤和敏锐地察觉到,皇帝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越发忌惮。"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",这句古训在明朝初年演绎得淋漓尽致。 汤和每次上朝,都能感受到朱元璋那审视的目光。他心知肚明,自己早已不被全然信任。更何况,还有那次酒后失言的阴影挥之不去。 那是在汤和驻守常州时发生的事。因某事请示朱元璋未获满意答复,汤和一时酒醉,竟说出了"吾镇此城,如坐屋脊,左顾则左,右顾则右"的大胆言论。这番话传到朱元璋耳中,如同一根刺,深深扎进了这位帝王多疑的内心。 从那以后,汤和明显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冷落。在大封功臣时,很多曾与他功劳相当的将领都被封为公侯,唯独汤和没有获得相应的爵位,反而被朱元璋借故数落了一顿。 汤和不是不知悔改之人,他曾几次亲自为自己的失言向朱元璋道歉,但皇帝的心结似乎未能完全解开。更令汤和胆战心惊的是,朱元璋对功臣的清洗接连不断——李善长、蓝玉、傅友德、冯胜等人的悲惨结局,无不在警醒着他"伴君如伴虎"的危险处境。 望着朝中风云变幻,汤和常常辗转难眠。特别是看到那些与自己同时期的开国功臣,一个接一个或因贪腐、或因谋反、或因口出狂言而被处死,汤和愈发感到了危机四伏。 这些大将们或许有人真的贪腐不法,死有余辜,但更多的是被朱元璋的猜疑之心所害。朱元璋对这些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,既感激其功勋,又惧怕其权力。这种复杂的心理,让他容不下任何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存在。 洪武二十一年,春日的阳光透过宫殿的雕花窗棂洒在大殿之上。六十三岁的信国公汤和,身着朝服,向朱元璋恭敬地行了大礼,随后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请求。 "臣年事已高,体力不济,恳请陛下允许臣辞官返乡。" 殿上群臣闻言,纷纷侧目。在这个开国功臣被逐一清除的年代,主动请辞实属罕见。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随后恢复平静,问道:"爱卿既然想辞官返乡,朕也不便留你。但你身为我大明的开国元勋,现在衣锦还乡之时,我能给你赏赐些什么呢?" 殿下文武百官屏息以待,他们都知道,这看似简单的一问,实则暗藏玄机。皇帝的赏赐,有时候是福,有时候却是祸。 汤和没有丝毫犹豫,单膝跪地,字字清晰地说:"微臣别无所求,如果陛下能体恤微臣,便给我赏赐100名美女吧!" 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群臣面面相觑,这位素来沉稳谨慎的老将,怎么会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?难道是老糊涂了?要知道,朱元璋最痛恨官员腐化,为此处死的贪官数不胜数。汤和这番话,无异于自寻死路。 出人意料的是,朱元璋听后不但没有动怒,反而哈哈大笑:"爱卿一生为国家征战沙场,立下过赫赫战功,这点要求是人之常情,准奏!" 朱元璋不仅应允了汤和的请求,还大手一挥,赐给了他300两黄金、2000两白金,另有宝钞3000锭。更令人眼红的是,皇帝还命人专门在汤和的老家凤阳城为他修建了一处豪华宅院。 汤和领旨谢恩,带着这批"赏赐"回到了凤阳。每天笙歌燕舞,看似纵情享乐,实则韬光养晦。朱元璋派人暗中观察,看到汤和终日沉溺酒色,内心的戒备逐渐放松。在他看来,一个沉迷美色的老将,已经"玩物丧志",不再构成威胁。 然而,在这看似荒淫的表象下,汤和却时刻保持着清醒。他在府中从不谈论朝政,对朝野之事一律不闻不问。每当有人向他打听朝中消息,他总是借口年老昏聩,推说不知。 朱元璋虽对汤和心存疑虑,但仍希望利用他的才能。当沿海地区出现倭寇骚扰时,他便派汤和前往江浙一带平定。汤和接命后迅速完成任务,回京复命,更加赢得了皇帝的欢心。 转眼一年过去,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初一,汤和进京向朱元璋拜年。谁知就在这次进京期间,他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——口不能言。朱元璋虽然表面上关怀备至,但内心的疑虑却更深了。汤和虽然无法说话,却仍向皇帝连连叩首表达忠心。 从此以后,汤和更加谨慎。他将从前的侍妾们陆续遣散,将朱元璋赐予的财物分给家乡百姓,过起了清静无为的生活。他深知,在朱元璋的统治下,越是低调,越能保全性命。 最终,汤和在七十岁高龄时安然辞世,被追封为东瓯王,配享太庙。在朱元璋大开杀戒的年代,能够善终的开国功臣寥寥无几,而汤和却凭借一招"请求美女"的破局奇招,成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

0 阅读:227

猜你喜欢

元芳侃历史

元芳侃历史

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