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活该这老板发财!”10日报道,江苏徐州一面馆老板看到流浪者,翻找垃圾桶里的剩饭吃后,顿时心生怜悯,于是就做了碗热汤饭给他吃,老板这一善举坚持了4年,期间流浪者只会点头摇头,虽然不说话,但都懂彼此的心意! 在江苏徐州,一家小面馆门前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:一位流浪汉静静蹲在不远处的大树下,面馆老板看到后会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或米饭,这个无声的约定已经持续了四年。 四年前,面馆老板第一次注意到这位流浪者在附近垃圾桶里翻找食物。作为餐饮从业者,他觉得既然自己每天都要做饭,多准备一份也不是什么难事,就主动送上了第一碗饭。 这位特殊的客人从不开口说话,通常只是点头表示感谢。他很有分寸,从不进店打扰生意,总是在店外等待,如果看到老板正在忙碌,他就安静地蹲在树下,绝不会催促。 老板也逐渐摸清了他的习惯。这位流浪者不是每天都来,大概隔几天会出现一次,无论店里有没有客人,他都保持着同样的距离,既不会让其他顾客感到不适,也不会给老板添麻烦。 四年来,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,老板不会刻意询问对方的情况,流浪者也从不提出额外要求,有时候一碗面,有时候是米饭配菜,都是店里最普通的食物,但对于这位流浪者来说已经足够。 这样的善举在徐州并不罕见,市区内有不少小店都会在门口贴着纸条,写着“如果您真的需要帮助,请告诉我们,我们可以提供一顿饭”,这些店主大多是普通的经营者,没有太多盈余,但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。 许多网友为老板的善良点赞:“为老板的大爱点赞!坚持四年真的太不容易了,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!” 也有人感叹:“善良是相互的,流浪者懂得不打扰,老板愿意默默帮助,这种默契太暖了。” 不少网友联想到身边类似的温暖:“我们这儿也有这样的好心店家,门口贴着‘免费吃饭’的纸条,看了就让人觉得这社会还是有温度。” 还有人分享:“有时候一碗面成本不高,但带给人的温暖和希望是无价的。” 有网友从更实际的角度表示支持:“这样的店活该生意好!下次去徐州一定去这家店吃碗面,用消费支持老板的善心。” 这也反映了网友普遍认同的观点:好心应该有好报,善良的经营者也值得获得社会的支持。 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,您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默默温暖他人的小店或普通人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遇到的暖心故事和正能量! 信源:第1眼新闻
“用的什么计?”江苏淮阴,女子和丈夫领证才2个月,还未来及办婚礼,丈夫就因公溺水
【42评论】【26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