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的酒会上,配音界的“扛把子”童自荣,主动找李连杰握手,没想到李连杰看了他一眼,直接离开了,众目睽睽之下,童自荣十分尴尬,他实在没想到李连杰会如此不给面子。 童自荣这人,1944年1月11日生在江苏丹阳一个回族家庭,小时候在上海长大。家里爸妈管得严,他没啥特别爱好,就爱看电影。那时候条件差,进电影院的机会少,慢慢家境好点才多看几场。他特别迷那些电影里的声音,觉得配音演员神神秘秘的,声音一出角色就活了。高中时候看苏联片《白夜》,邱岳峰和毕克的配音让他印象深,他在家学着模仿,练习发声。1962年他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,四年里学了不少表演技巧,1966年毕业。本来想直接干配音,可没马上分配工作,他在家等着,顺便相亲。亲戚拿来杨倩华的照片,两人见面聊文艺,很快就结婚了。婚后日子稳当,他的工作也慢慢有眉目。 1972年,老师李志舆找上门,说学校重新分配岗位,知道他喜欢配音,就推荐去上海电影译制厂。1973年他正式进去,从小角色起步,干了五年龙套配音。他不抱怨,每天早去单位,琢磨一句台词也要反复练,调整语气。1978年厂长陈叙一让他配美国片《未来世界》里的记者查克,这是他头回当主角。他认真研究,配完后大家认可。同年又配法国意大利片《佐罗》的主角佐罗,还兼假总督,为区别声音,上午配佐罗,下午配另一个。他配得生动,片子一出他就出名了。之后邀约多起来,1982年配《少林寺》里的觉远和尚,片子票房爆棚,他也跟着火了。总共配了千多部片子,三百部是主角,像《黑郁金香》《华丽家族》《红衣主教》《胜利大逃亡》《加里森敢死队》《玩具总动员》这些,大家都熟。 说起那1982年的酒会,本是《少林寺》庆功的场合。童自荣作为觉远的配音人去参加,有人介绍他给李连杰,说觉远的声音就是他配的。童自荣伸手想握,李连杰看了一眼就走开,没搭理。这事儿让童自荣觉得李连杰艺德差,毕竟配音帮角色加分不少,至少该打个招呼。多年后在节目里,童自荣提起这事儿,还说李连杰功夫好但艺德不行。反观阿兰·德龙,1987年访华,专程去上海电影译制厂见童自荣。两人握手拥抱,阿兰·德龙夸配音棒,说听过《佐罗》和《黑郁金香》,以后片子要配音就找他。童自荣还去北京参加阿兰·德龙的生日宴,两人交换名片。这对比一出,更显李连杰的态度问题。童自荣觉得,艺人不管多大牌,基本礼貌得有,尤其配音对角色贡献大。 这事儿后,童自荣没耽误工作,继续接片子配音。厂里任务多,他稳扎稳打,配了各种类型片子。2004年1月8日,他从上海电影译制厂退休,同事们聚聚,他就走了。退休不等于闲着,有机会还干,2010年配美国片《玩具总动员3》里的胡迪警长,2015年配国产动画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里的反派混沌。要不是身体原因,他估计还想多配点。外界叫他“配音王子”,他不认,说自己就是普通配音演员,好多同行比他强,现在有点名气是大家捧场。他回顾一生,觉得路走得坎坷,但靠坚持才有成绩。现在他不纠结名利,享受平常日子,对过去的事儿看淡了,包括跟李连杰那段。 童自荣这辈子专注配音,从小爱好到退休后还偶尔接活,挺接地气的。他不爱吹嘘,觉得工作就是工作,没啥了不起。跟李连杰的事儿,提醒大家圈子里礼貌重要,别光顾着自己明星范。阿兰·德龙的例子,就说明尊重别人是互相的。童自荣现在八十多,风采还在,人生短,多想想好事儿,不愉快就放一边,知足就好。这路子,值得学学。
笑死,这哪个明星啊?
【2点赞】
木斯可
李连杰说他又不是佐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