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说“普通人最愚蠢的一件事情,就是换车子。车子是贬值最快最大的商品,你现在30万提一张车子出来,然后要卖出去,可能就会损失几万块。如果你开上一年,20万都很难出手”。 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不负债,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,有何不可?不攀比不虚荣,是真心喜欢,好车可以陪你一二十年,不用开几年就换,频繁换是赔钱,买了不喜欢的车才想着换,好车不像女人的衣服,他是家里的老伙计 专家算的是经济账,可过日子不能只盯着账本上的数字。就像楼下开五金店的老王,三年前花28万买了辆SUV,身边人都劝他“新车落地打八折,纯属浪费”,他却笑着说“每天拉货跑几十公里,这车皮实省油,省下来的时间和维修钱,早把贬值的差价补回来了”。如今三年过去,那车依旧跑得稳稳当当,成了他生意上离不开的帮手。 车子的价值从来不止于买卖时的差价,更在于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便利与底气。有位朋友曾在深夜送突发高烧的孩子去医院,正是因为自己有车,才抢下了关键的救治时间。 那种时候,没人会纠结“这车明年能值多少钱”,只会庆幸“还好有它在”。老话常说“物尽其用”,只要一辆车能切实解决生活需求,就算每年有折旧,也算不上“愚蠢”的消费。 当然,专家的提醒并非没有道理。现实里确实有人打肿脸充胖子,明明月薪五千,却非要贷款买几十万的豪车,最后不仅要承担高额月供,还得为保养、保险发愁,硬生生把日子过成了负担。这种超出能力范围的攀比消费,才是真正该警惕的。 区别就在于“需求”和“虚荣”的界限。是为了满足日常通勤、家庭出行的实际需要,还是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撑面子?是全款买下无压力,还是咬牙贷款紧巴巴?想清楚这些,比单纯纠结“贬不贬值”更重要。 那么你呢?如果手里有一笔闲钱,你会选择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,还是更倾向于把钱存起来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。
这看来是被惹毛了
【1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