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神州在等你前阵子刷到朋友去贵州苗寨的朋友圈,特逗——她本来就想拍几张木楼照片,结果跟着寨里阿姨学了一下午苗绣,最后抱着自己绣的小荷包说:“这才叫‘摸过’锦绣神州,不是光看个热闹。”这大概就是“山河为纸,行动作墨”的意思吧,不是走马观花打卡,是真扎进地方的生活里。
再说神州租车那7天免租券,我同事一家国庆就用了,租了辆新车去舟山。他说蕞爽的不是开得舒服,是路过小渔港时能随时停下,看着渔民收网,当场买了刚捞的梭子蟹,在海边找家小店蒸着吃,比挤高铁赶景点强太多了。这才是“降低探索门槛”的实在好处,不用愁交通,才能好好感受“海风带渔歌”的劲儿。
还有次去北京,在张自忠路地铁站,看见几个学生给英烈铜像献花,旁边有个老爷爷坐着小马扎,给他们讲以前的抗战故事。那瞬间突然懂了“历史回响”不是口号,是你走在这些地方,真能摸到历史的温度,就像去青海茶卡盐湖,有人对着倒影发朋友圈:“原来课本里说的‘天空之镜’,真能让人觉得自己融进了山河里。”
我国庆也打算租辆车去湖南古城,逛完古楼就找家巷子里的米粉店,嗦碗辣乎乎的米粉。感觉这样的旅行才不是瞎跑,是自己用脚步跟家国聊了聊天,比单纯说“爱国”实在多了——毕竟,你吃过当地的饭、碰过当地的物,才算真跟这片土地熟了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