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买什么,德国就限什么,废品也在内。 2023年,德国政府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

霜花覆窗棂 2025-09-11 15:26:16

中国买什么,德国就限什么,废品也在内。 2023年,德国政府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阻止中国企业收购一家本地机械制造商。如今,连废铜这种原料都被摆上台面,足见其焦虑。 2025年9月1日,德国经济部长赖歇在柏林西门子能源公司的一场活动上公开抱怨:中国正以高价收购欧洲废铜,导致德国大型铜冶炼厂原料紧缺。 她呼吁欧盟制定统一政策,阻止废金属“源源不断流向中国”。 中国是全球用铜量最大的国家,仅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的需求就高居世界首位。可自身铜矿资源有限,年产量连总需求的20%都不到,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两千多万吨铜矿石。 近五年来,废铜成为重要补充:进口量从2020年的170多万吨,攀升至2024年的229万吨。 市场的逻辑很简单:谁出价高、付款快,货就往哪走。德国冶炼厂长期压价、拖款,而中国买家往往能多出15%到20%的价格,且资金到位快。 对贸易商而言,这并非政治考量,而是利润选择。 赖歇要求欧盟统一行动,但办法却迟迟拿不出手。以意大利为例,去年出台新规,要求废铜出口提前60天报备。结果政策生效前一个月,意大利对中国的废铜出口量不减反增,反而上涨了12%。 商人们一边抱怨政策拖累效率,一边抢在限制之前集中出货,直接把管控架空。 欧洲内部对此也意见不一。铜业协会呼吁保护本地冶炼厂,而回收协会则担心一旦出口受限,会丢掉中国市场这个“大客户”。 没有统一方案,欧盟的“经济韧性”框架听起来更像是空喊口号。 与欧洲的犹豫相比,中国企业的应对要灵活得多。近年来,不少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初级加工基地。 例如,格林美在印尼的工厂每年能处理50万吨低品位废铜,经过预处理后再运回国内深加工,既绕开贸易壁垒,又提升了效率。 同时,国内冶炼工艺也在进步,废铜利用率从早年的六成提升到如今的85%以上,降低了对进口的依赖。 更讽刺的是,欧盟的环保新规反倒帮了中国企业。 根据规定,废铜出口到非欧美国家必须通过严格的环保审计,许多欧洲小回收商负担不起这一流程,干脆直接把货卖给有资质的中国公司。 而这些废铜经过中国的处理,再转化为精炼铜,其中六成以上又会卖回欧洲。换句话说,欧洲的废品绕了一圈,最终还是要靠中国的工厂完成价值转化。

0 阅读:140
霜花覆窗棂

霜花覆窗棂

霜花覆窗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