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,12岁的萧锋参加红军,21年后已经是华野28军的代军长,谁知金门战役后,身为战役总指挥的他,却被连降3级! 萧锋是江西泰和人,1916年出生。 1928年,年仅12岁的萧锋参加红军,他是当时红军中年纪最小的战士之一。 可萧锋却很能吃苦,参军后,萧锋不仅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,还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,期间各种艰难险阻,都没有打垮年纪不大的萧锋。 1937年,萧锋被任命为115师骑兵团政委。 抗战中,萧锋率部打响了倒马关战斗,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,却是八路军出师华北后的敌后首战,他还参加了平型关大捷、陈庄歼灭战。据统计,抗战中,萧锋参加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斗。 解放战争中,萧锋发明了“飞行炸药包”。 1948年初,萧锋注意到,在攻坚作战中,为了摧毁敌人的城墙、碉堡,我军的战士往往要抱着炸药包,以血肉之躯炸掉敌人的坚固工事。 许多战士就倒在了送炸药包的路上。 萧锋就认为,如果能想办法把炸药包抛到敌人的工事附近,那么战士们就不用背炸药包炸碉堡了。 战斗英雄赵明奎等人,就根据萧锋提出的设想,利用汽油桶改造成了大型抛射筒,这种抛射筒可以将炸药包抛到150米至250米左右的距离。 这就是“飞行炸药包”。 粟裕知道后,就称赞这是“攻坚的好办法”,并指示尽快在华野推广。 邓小平在行军途中看到“飞行炸药包”后,也指示在中野推广,萧锋还专门给中野开了使用培训班。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,解放军进攻双堆集时,就大量使用了“飞行炸药包”,并在短短半小时内,就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的工事群。 因其巨大威力,敌人还管它叫“没良心炮”。 萧锋本人,也凭借赫赫战功,被任命为华野28军的副军长、代军长。 正常来说,以萧锋的资历和贡献,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,大概率被授予中将军衔。 但1949年10月的金门战役,却成了萧锋军事生涯中的“滑铁卢”。 当时,萧锋负责率部解放福建沿海。 在解放福建时,28军进展顺利,基本逢战必胜,因为打的胜仗太多,28军的指战员就产生了轻敌的情绪,还把这种轻敌带到了金门战役中。 萧锋当时是金门战役的前线总指挥。 对于这一仗,萧锋信心满满,甚至身为前线总指挥的他,也产生了轻敌的心理,这就导致了战役打响前,我军准备不足,不仅准备的船只不够,就连岛上究竟有多少守军也没弄清楚。 结果金门战役打响后,登岛的部队才发现,岛上的守军是预估的好几倍,由于船只不足,后续部队也没办法增援。尽管登岛的解放军战士英勇作战,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,全军覆没。 金门战役,我军损失了9000多名将士。 身为前线总指挥的萧锋,自然受到了影响,他被连降3级,从正军级,直接降到了副师级。 这个处分,直接影响了他的军衔评定,这才导致了萧锋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。 对于这个结果,萧锋没有怨言,他坦然接受了党组织的决定,并表示:“这是纪律,我服!” 之后,萧锋转入装甲兵工作,担任过华东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、坦克学校校长,为新中国装甲兵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很大贡献,而他也因此在1961年时晋升为少将军衔。
1928年,12岁的萧锋参加红军,21年后已经是华野28军的代军长,谁知金门战役
碎星
2025-09-11 17:42:48
0
阅读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