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级改造,建立梯次化的人民空军 近年来,中国空军不但在五代机(歼20、歼35)方面与美国空军(F22、F35)并驾齐驱,而且在六代机的研发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,去年以来,我空军至少有歼36、歼50两款六代机完成了试飞。 尽管我空军在新型战机的装备及研发方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,考虑到新型战机的投入及老旧战机的利用,从建立梯次空军,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出发,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做好老旧战机的持续升级改造工作,让更多的老旧战机焕发青春,旧貌变新颜: 一是做好歼七的无人机改造工作,歼七是我空军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机,这么多战机报废掉,总有哪么一点可惜。如把它改造成无人攻击机,似乎是个好出路。一旦开战,歼七无人攻击机可作为开路先锋,某种程度上,其作用与二战日本的神风突击队自杀飞机相似。 二是做好歼轰7的升级工作,歼轰7飞豹是我空军的一款战斗轰炸机,尚有200多架在役。随着四代半歼16多用途战机的问世,歼轰7飞豹似乎可以退役了,但我们发现,只要花很小的代价,就可以将歼轰7进行升级改造,使它的作战效能接近于歼16,同时维护成本却大大低于歼16。由此,歼轰7A2飞豹应运而生。 三是做好歼11B的升级改造工作。歼11B是我空军在苏27基础上研制出一款三代半战机,随着四、五、六代战机的相继出现,歼11B已呈落伍之势,用嘛又不顺手,丢嘛又怪可惜,对它进行升级改造是唯一正确之路,对标歼16多用途战机,将歼11B升级改造为歼11BG,如今歼11BG已成为一款接近歼16性能的多用途战机。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升级改造,使5000架歼7有了发挥余热的用武之地;形成了以350架歼16为主力、200余架歼轰7A2、300架歼11BG为辅助的庞大的多用途战机体系,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战略、战术需要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。节约了成本的同时,又充分发挥了效能,何乐而不为呢?!
一个奇怪的现象。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,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?
【258评论】【242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