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河南许昌,男子和亲外甥合伙开台球厅,他出资45,000元,外甥出18,00

万象快报侠 2025-09-12 03:40:01

近日,河南许昌,男子和亲外甥合伙开台球厅,他出资45,000元,外甥出18,000元,两人约定好,谁的亲朋好友来都要付款,结果男子的姐夫,也就是外甥的父亲,带朋友来消费了几十元,却没有给钱,男子就找外甥,外甥说,那是我亲爸。男子又找姐姐,姐姐却说, 以后没啥事不要联系。最让男子不舒服的是,外甥的叔叔说,自己孩子开的店要什么钱? “可他是我亲爸呀!”这句话一出口,男子心里凉透了,两人在一开始就商量好规矩:不管是谁的亲朋好友来消费,都必须付款,不能因为“自家人”就白嫖。这样的约定看似冷冰冰,但其实很现实,因为做生意讲的是账目清楚,规矩一致,才能长久。 可没想到,事情偏偏出在最熟悉的人身上。男子的姐夫,也就是外甥的父亲,带朋友来台球厅消费了几十块钱,却没有结账。 男子按照规矩找外甥沟通,外甥却回了一句:“那是我亲爸。”意思很明显:亲爸来玩,怎么能要钱?男子觉得不妥,于是又找姐姐,希望她能理解规矩,结果姐姐并没有支持他,甚至就连外甥的叔叔也指责他太计较。 这一连串的态度,让男子彻底心寒,毕竟自己投的钱最多,还是按照规矩来管事,结果换来的不是理解,而是亲戚们的集体否定,这种感觉,恐怕比亏钱还让人难受。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能戳中很多人的心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合伙做生意遇到的最大风险,从来不是市场,而是人情。尤其是和亲戚朋友合伙,表面上说是“互相信任”,可一旦涉及钱和规矩,麻烦就来了。 有人觉得亲戚之间该照顾,不该“斤斤计较”;有人却觉得规矩不能破,否则开了头,迟早把店养成慈善机构。两种观念一碰撞,就容易闹僵。 在这个案例里,男子坚持规矩没错,因为一旦允许亲戚免费消费,就等于开了口子。今天是几十块,明天可能就是几百几千。更糟糕的是,别人看在眼里,可能也会模仿:“你爸能不付钱,我是不是也能不付?” 或许到最后,台球厅就成了亲戚朋友的娱乐场所,真正的顾客反而没了位置,生意彻底黄掉。 说到底,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亲情和利益常常搅在一起,很少有人能把它分得清楚。我们嘴上说“亲兄弟明算账”,可真到了付钱的时候,很多人觉得你要钱就是“不讲情”。这种观念一旦进入合伙生意,就几乎注定会出问题。 最后,我想说一句可能有点扎心的话:亲情固然重要,但规矩更能保住长久的关系。如果真把亲情当借口,一次次透支,最后失去的往往就是亲情本身。 信息来源: 海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丨9月8日(采访),许昌长葛市,男子称和亲外甥合伙开台球厅,姐夫来店里消费不结账。“约定好的谁亲戚来都要结账”外甥:那是我亲爸带朋友来了。外甥的叔叔:自己孩开的店还要钱?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

0 阅读:0
万象快报侠

万象快报侠

如侠般快,送达万象新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