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从柯克遇刺想到的,孙玉良:美允许拥枪为何不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】9月10日,美国

孙王良评 2025-09-12 10:22:17

【从柯克遇刺想到的,孙玉良:美允许拥枪为何不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】

9月10日,美国发生一起枪击悲剧,特朗普的政治盟友、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·柯克在犹他州立大学的活动上遭枪击死亡,临终前他还在与人争论“是否知道最近几年美国发生了多少起大规模枪击案”,没想到还未来得及等到辩论胜利,他就被枪手当场击毙。目前凶手仍在逃,警方持续追捕。

令人奇怪的是,美国社会貌似很分裂,很混乱,美国民众对政府也貌似很不满,经常举行游行示威活动,美国又允许全民合法拥枪,然而纵观美国近代史,并未出现大规模以枪支颠覆政权的民众暴动,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在美国好像失灵了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
首先来说,美国建国者通过三权分立、联邦制与定期选举构建了权力制衡体系。每两年一届的众议院改选、四年一届的总统大选为更迭政权提供了合法渠道,群众对政府的不满通过选票找到了渲泄渠道。而美国最高法院可裁定立法行政机构违宪,形成的制度纠错机制,又使民众对政府可能发布的错误决策,寄托于最高法院的公平判决上。再有,美国各州拥有的立法自治权,分散了中央集权引发的矛盾,也是民众不愿拿枪起义建立新政权的一大原因。可以说,美国的建国者是很“聪明”的,它的制度设计使美国民众相信可通过选票而非子弹改变政策,虽然一次次的改变使他们都陷入失望。

其次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美国社会结构呈橄榄型分布,上层社会是即得利益获得者,自然不会反对自己,而中产阶级占比约52%(皮尤研究中心2022数据),也倾向于维护现有制度。正如政治学家李普塞特所言:“当大多数人拥有需要保护的东西时,革命就失去了社会基础”,而下层社会面对中上层社会维护现有制度的碾压实力,不足以形成夺取政权的力量,也很难产生夺取政权的领袖级人物。

第三,从文化层面看,西方文化更强调“个人主义”而非集体主义,72%民众相信个人努力能改变命运(盖洛普2022调查),这种文化使持枪权更多被视为个人权利保障(67%持枪者称首要目的是自卫),而非集体起义的工具。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即便是底层社会,也不会团结起来反对现有制度,穷困只怪自己不努力,持枪只为保护自己那一亩三分地。即便一些人有团结起来反政府的想法,但面对武力不对称与行动成本, 那份“勇敢”也会被冷水泼头。当代社会不是冷兵器时代,美国政府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监视体系、专业化军队与国民警卫队,相较于平民持有的轻型武器,政府若想镇压“起义”,打击能力是降维式的,分分钟解决,发动暴动的成功可能性极小。所以我们发现,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众,抗争更多通过制度内渠道实现,通过游行、示威以及司法系统的裁判实现他们心中的“正义”。

当然,美国未发生武装暴动并非证明其制度完美,而是展现了一个复杂系统的自适应能力,它通过制度更新、利益分配、文化认同等多重机制消化矛盾,不过,美国的国内矛盾越来越难以解决了,68%的美国民众认为民主处于危险中,美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.48,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美国国债达到了惊人的37万亿美元,远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,这些挑战持续考验着即有制度的韧性能维持多久。最近世界首富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发文,标题是“完蛋”,主题内容是美国政府“基本没救了”,彰显了美国面临的危机到了紧要关头。特朗普政府如何“救美国”,还真的成了一个事。

0 阅读:77

评论列表

49xxx77

49xxx77

2
2025-09-13 22:01

因为美国没有历史,还吃到所有工业和战争红利。 但是也没几年好活了。

孙王良评

孙王良评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