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,不少日本官兵由于不能接受现实选择集体自杀,但有一个

醉波玩转世界 2025-09-12 11:41:38

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,不少日本官兵由于不能接受现实选择集体自杀,但有一个师团却欢呼雀跃,这就是被日军内部讥为“第一废物师团”,而美国却称其为“和平天使”的日军第四师团,又称大阪师团。  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,是日军资历最老的师团之一。由于兵员主要来自日本商业中心大阪地区,部队中充斥着商贩和手工业者。   与其他狂热的日军部队不同,大阪师团从上到下都秉持着实用的商业思维,他们将“不占便宜就是吃亏”作为口号,甚至在军中制定了著名的“三不要”原则: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、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、穷途的敌人不要追击。   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,大阪师团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当仙台师团接到增援命令后急行军四天赶到战场并遭受重创时,大阪师团却出现了“集体生病”的怪现象。   士兵们各种请假理由五花八门,从头疼脑热到痔发作,导致部队行军速度异常缓慢。等他们磨蹭到战场,战斗已经结束。   有趣的是,一听说停战,那些“病员”们立刻康复了,个个精神抖擞地返回驻地。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日本媒体居然还报道了第四师团“无伤归来”的消息,却不知实情是他们根本就没参加战斗。   在中国战场上,大阪师团的表现同样让人大跌眼镜。1938年徐州会战中,李宗仁率领的40万国军从日军包围圈中撤离时,意外遭遇了大阪师团一支队伍。   当时已经人困马乏的国军本以为在劫难逃,却发现这些日军正在公路上悠闲地生火做饭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大阪师团士兵眼睁睁看着国军从眼前经过却无动于衷,后来给出的理由竟然是“没有接到拦截命令”。   当然,大阪师团也并非一无是处。当利益足够诱人时,他们也能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。太平洋战争期间,他们曾在菲律宾击败过美军,但据历史学者分析,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菲军队已经弹尽粮绝。   更符合他们风格的是在占领区做的生意——这些“商人士兵”们倒卖军用物资,甚至还向当地居民兜售商品,将商业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。   日本宣布投降时,大阪师团正在泰国休整。与其他部队的绝望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他们兴高采烈地接受了战败事实,很快就整齐划一地返回国内。   当这些面色红润、身体健康的大阪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,与那些面黄肌瘦的本土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  回国后的第二天,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军营前摆摊,向来日士兵兜售战争纪念品,真是将生意经念到了最后。   大阪师团这种独特行为方式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。大阪作为商业都市,居民长期以来与封建领主斗智斗勇,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。   他们对天皇的忠诚不像其他地区那样盲目,而是更注重实际利益和自身安全。这种文化背景下,第四师团的官兵们虽然穿着军装,却保持着商人的思维模式,在残酷的战争中尽可能地保全性命。   回顾大阪第四师团的历史,我们不禁会思考:如果日本军队中多一些这样的“废物”,少一些被军国主义洗脑的狂热分子,那么战争造成的伤害是否会减轻许多?

0 阅读:54

猜你喜欢

醉波玩转世界

醉波玩转世界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