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是草台班子,欧洲议员看头目手势投票,结果手势比反了,所有人全投错票,大翻车。 欧洲议会代表欧盟最高决策水平,结果因为一个手势,整个议事程序成了笑话。 那天要表决的修正案,明摆着是冲着欧盟主流政策来的,说欧盟在乌克兰搞军国主义,没带来和平,还丢了脸面,要求立刻停手。这种话,平时根本过不了,反对声一片。 可问题出在投票环节,领头的那位议员,本该竖大拇指反对,结果手一抬,比了个赞成。就这么一个动作,底下人全跟着举手,没人看内容,没人质疑,头儿咋比,我就咋投。 整个大厅几百号人,从议员到工作人员,愣是没人发现这手势反了。等结果一出,全场傻眼,连法新社记者都懵了,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脸吗? 事后两大党团赶紧出来解释,说我们搞错了,想纠正。可规矩就是规矩,投票结果已经公布,想重来?没门。这下可好,错的也得当对的认了。 更讽刺的是,提出这修正案的德国左翼议员乐坏了,本来以为就是走个过场,没想到天上掉馅饼,一个手势让他们捡了个大便宜。 网上早就炸了,表情包满天飞,议员们一脸懵的样子被做成“我也不知道发生了啥”系列,配上字幕:“领导说投就投,反正我也看不懂。” 你说这事儿离谱不离谱?一群代表几亿人的议员,连个手势都看不清,还搞集体盲从。他们平时讨论的可是经济、外交、战争这些大事,关系到多少老百姓的饭碗和安全。 可就这么重要的一刻,他们像开会时走神的上班族,领导说啥就干啥,根本不管自己在投什么。这哪是民主决策,简直是集体无意识。 更让人心寒的是,这种事居然不是第一次。2019年就有人投错按钮,说本来想支持结果按了反对。可这次更离谱,连手都比反了,整个流程像儿戏。 欧洲议会本来就被很多人说成是“没实权的表决机器”,现在一看,还真是。议员们不看提案,不思考,光跟着头儿走,跟提线木偶有啥区别? 你想想,这些人在台上喊着要支持乌克兰,要制裁俄罗斯,可转头自己投票都能投错,老百姓能信他们吗?乌克兰人看到这新闻,心里不得打个问号:这些人到底靠不靠谱? 俄罗斯那边估计笑疯了,不用动手,欧洲自己就乱了阵脚。一个手势,就把欧盟三年多的对乌政策给“否决”了,这比发十篇声明都管用。 背后的问题其实很深。欧洲议会27个国家,语言不同,文化不同,开会像联合国,沟通本来就难。可你连最基本的表决程序都不严谨,还指望解决复杂问题? 他们说要改进,加手势牌,搞双人确认,可这些补救措施听着就心累。真正的问题是,议员们太依赖领袖,太懒于独立思考,这才是最危险的。 普通人看这事儿,第一反应是笑,可笑完之后是慌。这些人在决定我们的税怎么花,战争打不打,能源贵不贵,可他们自己连投票都能搞砸,我们还能指望什么? 更可怕的是,这种错误可能天天都在发生,只是没被媒体拍到。今天是个手势,明天可能是个按钮,后天说不定连条约都签错了。 但有意思的是,这个乌龙反而让少数派的声音意外通过了。虽然方式荒唐,可至少让人看到,不同的声音也有机会冒出来,哪怕是因为一个错误。 民主制度的好处就在这儿,它允许犯错,也允许修正。笑过之后,总得有人去改规则,不然下次可能错得更离谱。 可问题是,改了手势,就能改掉那种“领导说啥就是啥”的思维吗?就能让议员们真正去看提案、去思考、去为选民负责吗? 这事儿最后只能将错就错,那个修正案就这么通过了。表面上看是个笑话,实际上是一记警钟:再好的制度,碰上懒政和盲从,也会变成草台班子。 所以别光顾着笑,想想你自己单位里,是不是也有这种“头儿咋说就咋干”的风气?政治离我们不远,它就藏在每一个不思考的举手瞬间里。
如果冯德莱恩这个提议获得通过,她将名垂欧盟历史!她提议,废除欧盟外交决策全体一致
【88评论】【40点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