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最奇葩的大将,率14万日军却不打仗,只开荒种地,投降时自己就把战俘营盖好了…… 要理解今村均的“躺平”式操作,得先看看他当时蹲在什么地方。 1943年,今村均被任命为日本第八方面军司令官,驻地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。 那会儿拉包尔早成了座孤岛。 美军早就把周边的海域和空域封得严严实实,日军的补给船根本进不来——之前运粮的船,十艘有八艘被击沉,剩下的两艘也只带了点弹药,粮食连塞牙缝都不够。 今村均刚到任那天,就看见士兵们蹲在营地里嚼着掺了树皮的压缩饼干,脸都绿了,有个年轻兵站都站不稳,直接栽倒在泥地里。 参谋跟他汇报,说前线还想组织进攻,夺下美军的阵地抢粮食,今村均听完直接摆了摆手:“再打下去,不用美军动手,咱们自己先饿死了。” 他没急着调兵遣将,反而带着几个参谋围着拉包尔转了三天。看到岛上有大片荒地,河里有鱼,山上还有野果,心里才算有了底。 回到指挥部,他把军官们都叫来,拍着桌子说:“从今天起,暂停一切进攻计划,全员开荒种地!” 这话一出口,底下炸开了锅——日军军官向来信奉“玉碎冲锋”,哪有大将让士兵扛锄头的?有个少佐急得跳脚:“司令官!咱们是来打仗的,不是来当农民的!”今村均没跟他吵,只扔过去一份粮食报表:“你自己看,现在每天每人只能吃二两粮,再撑一个月,14万人能活下来一半就不错了。” 没人再反驳了。接下来的日子,拉包尔的日军彻底变了样——步枪换成了锄头,钢盔扣在田埂上当瓢用,军官们也得下地,今村均自己也扛着把老犁,跟着士兵们在地里翻土,裤脚沾满泥也不在乎。他们种得最多的是红薯和玉米,这两种作物长得快,还耐贫瘠; 河边的士兵则织渔网捕鱼,山上的就采野果、挖野菜,甚至还圈了块地养起了鸡鸭——刚开始鸡总是被士兵偷偷宰了吃,今村均知道后,没骂人,只规定“每只鸡下够10个蛋才能杀”,士兵们倒也听话,慢慢竟攒下了不少鸡蛋。 种庄稼的同时,今村均又下了个更“奇葩”的命令:盖战俘营。 他让工兵按14万人的规模规划,建了一排排木房,还分了男兵区、女兵区(当时有少量随军护士),甚至挖了厕所和澡堂。 参谋们又懵了:“司令官,咱们还没投降呢,盖这个干啥?”今村均坐在刚盖好的木房里,抽着劣质烟说:“早晚的事,真到那天,总不能让士兵们露天待着,乱成一团更容易出人命。” 就这么过了两年,拉包尔的日军竟靠种地活了下来。红薯收了一茬又一茬,玉米堆得像小山,士兵们脸上渐渐有了肉,甚至还能偶尔喝上鸡汤。 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拉包尔时,今村均正带着士兵在地里收割红薯。 他没让士兵们破坏营地,也没搞“玉碎”,只是让人把武器清点好,整整齐齐摆在战俘营门口,然后继续指挥士兵把没收完的红薯运进仓库——“就算成了战俘,也得带着粮食,总不能去了美军那边还饿肚子。” 美军部队赶到拉包尔时,都惊呆了:眼前没有想象中的残垣断壁,反而有大片绿油油的农田,战俘营的木房排列得整整齐齐,日军士兵正有序地排队进营,甚至还有人在给玉米脱粒。 美军指挥官找到今村均时,他刚洗完手,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烤红薯,笑着说:“战俘营都准备好了,你们直接清点人数就行,粮食也够吃一阵,不用额外给我们运。” 后来有人说今村均是“日军里的异类”,只会“躺平”不会打仗。 可没人想过,在被彻底封锁、弹尽粮绝的绝境里,他放弃毫无意义的抵抗,让14万士兵靠种地活下来,甚至提前盖好战俘营减少混乱,这份务实,比那些喊着“玉碎”让士兵白白送命的将领,多了点对生命的顾及。 当然,这不是说他是“好人”——他终究是侵略者,只是在战争的绝境里,选择了一种最不“疯狂”的方式,而这背后,藏着的不过是“活下去”的基本本能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日本最奇葩的大将,率14万日军却不打仗,只开荒种地,投降时自己就把战俘营盖好了…
名城探寻
2025-09-13 00:45:24
0
阅读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