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1年,晋军闯入辅政大臣卫瓘家里,将他的子孙9人处死。卫瓘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,

炎左吖吖 2025-09-13 11:46:23

291年,晋军闯入辅政大臣卫瓘家里,将他的子孙9人处死。卫瓘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,西晋建立,卫瓘功不可没,却遭遇如此下场,也是可悲。 这位历经曹魏、西晋两朝,为司马氏立下汗马功劳的元老重臣,究竟为什么会在古稀之年惨遭灭门之祸? 卫瓘的政治生涯,始于曹魏末年。 而真正崭露头角的,是在司马氏代魏时期。 公元263年,权臣司马昭决意伐蜀,命钟会为主帅,统兵十万,直取蜀汉。 为确保对这支大军的绝对掌控,司马昭任命心腹卫瓘为监军。 这一任命本身,便昭示了卫瓘在司马昭心中无可替代的信任与地位。 伐蜀之战初期,正当僵持之际,征西将军邓艾提出奇策,亲率两千精锐,直插蜀汉腹地。 邓艾在绵竹关外击败诸葛瞻,兵临成都城下。 后主刘禅惊惧,未作抵抗便开城投降,并下旨各地守军放弃抵抗。 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,就此灭亡。 刘备“兴复汉室”的宏愿,终成泡影。 蜀汉的覆灭,邓艾当居首功。 然而,这份殊荣却引发了同僚的嫉恨。 钟会自恃主力牵制之功,卫瓘亦不甘人后,两人均对邓艾独占鳌头心怀不满。 更令他们难以容忍的是,邓艾在受降后居功自傲,在处理蜀地事务时,常以“承制”之名行事。 邓艾的跋扈,为钟会、卫瓘联手构陷提供了口实。 钟会与卫瓘密谋,联名上奏朝廷,诬告邓艾“专权跋扈,图谋不轨”。 远在洛阳的司马昭,深知此乃钟会借刀杀人之计。 然而,他意在借机铲除邓艾等潜在忠于曹魏的力量,为司马氏最终篡位扫清障碍。 于是,司马昭顺水推舟,下诏命卫瓘逮捕邓艾。 钟会心机更为歹毒。 他让卫瓘亲自前往成都执行逮捕,意图借邓艾之手除掉卫瓘。 若邓艾拒捕甚至杀害卫瓘,便坐实“谋反”罪名,钟会即可名正言顺地发兵讨伐,一箭双雕。 卫瓘明知此行凶险,却无法违抗君命,只得硬着头皮前往。 抵达成都后,卫瓘深知邓艾在军中威望甚高,若他反抗,自己绝非对手。 他选择深夜入城,避开邓艾耳目,并迅速向城中将士发布檄文。 檄文宣称朝廷只追究邓艾一人之罪,余者不予追究。 凡追随朝廷者,将按平定蜀地之功行赏。 反之,则视为叛逆,洛阳的家属将受株连。 这番恩威并施的言论,精准击中了将士们的软肋。 他们在恐惧之下纷纷倒戈。 邓艾本人则毫无防备,在睡梦中被卫瓘擒获,与他的儿子一同沦为阶下囚。 邓艾被擒的消息传开,亲信部将义愤填膺,欲武装劫囚。 危急关头,卫瓘出面安抚众将,声称自己深知邓艾蒙冤,正拟奏章为其申辩,若部将强行劫囚,反会坐实邓艾罪名,害了主帅。 众将信以为真,暂时退去。 然而,卫瓘并未履行承诺。 邓艾被捕,钟会自以为蜀地再无掣肘,他与降将姜维密谋,欲拥兵自立,割据巴蜀,准备与司马昭争夺天下。 然而,钟会的宏图大业,被卫瓘的机变与谋略彻底粉碎。 钟会抵达成都后,拉拢卫瓘共举大事。 卫瓘佯装重病,上吐下泻,言语含糊,使钟会放松警惕。 卫瓘趁机寻得机会,逃离钟会控制。 随后,卫瓘暗中联络被钟会囚禁的忠于司马昭的将领丘建等人,密令他们散布谣言,称钟会欲杀尽被囚将领,待攻入洛阳后,更会将他们的妻女赏赐给士兵。 此谣言极具煽动性,迅速在军中引发恐慌与怨恨。 乱兵攻入成都,钟会与姜维在混乱中被杀。 成都顿时陷入无政府状态,蜀地一片混乱,连已故蜀汉名将关羽的后人也惨遭灭门之祸。 待乱兵劫掠稍息,卫瓘才出面收拾残局。 此时,有将领提议释放被诬陷的邓艾父子。 卫瓘深知自己参与构陷邓艾,若获释,后患无穷。 为绝后患,卫瓘派遣与邓艾有私怨的将领田续,连夜将邓艾父子就地杀害。 至此,灭蜀之役中功勋最为卓著的邓艾、钟会、姜维三人,皆因卫瓘运作而殒命。 卫瓘平定钟会之乱,为司马氏立下不世之功。 西晋代魏后,卫瓘备受尊崇,历任幽州刺史、大将军、尚书令等要职,封菑阳公,位极人臣,并与皇室联姻,显赫一时。 然而,位高权重的卫瓘,却未能参透“功高震主”与“明哲保身”的古训。 晋武帝司马炎晚年,为太子司马衷的愚钝昏庸而忧虑,曾在宴会上试探群臣对太子的看法。 卫瓘自恃元老,直言“此座可惜”,公开质疑司马衷的继位资格。 此言虽出自公心,却触怒了太子妃贾南风。 晋武帝驾崩后,司马衷继位,是为晋惠帝。 外戚杨骏独揽朝政。 贾南风不甘大权旁落,遂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,诛杀杨骏。 随后,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被推为新的辅政大臣。 此时的卫瓘本应告老还乡,却仍贪恋权位。 291年,贾南风再次利用楚王司马玮,诬陷卫瓘与司马亮图谋废立,发动兵变。 禁军包围卫府,卫瓘选择了束手就擒。 最终,卫瓘及卫恒、卫岳、卫裔等子孙九人,惨遭杀害。 唯有其孙卫璪、卫玠因当时外出就医,侥幸逃过一劫。 他的悲剧结局,既是个人命运的沉浮,更是封建王朝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政治逻辑的冰冷写照。 主要信源:(北方网——两个谋士-司马炎,晋武帝-北方网-新闻中心)

0 阅读:237

猜你喜欢

炎左吖吖

炎左吖吖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