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军本来名声很差,被称为“双枪兵”,士兵是带着烟枪行军打仗的,但在抗日战争期间,

錢于晋 2025-09-13 21:22:48

川军本来名声很差,被称为“双枪兵”,士兵是带着烟枪行军打仗的,但在抗日战争期间,川军出川抗日,在武器装备落后,后勤补给有限的情况下,前仆后继、浴血奋战,打出了川军将士的威名,改变了以往川军不佳的名声,蜀中健儿以血汗铸成了“无川不成军”的荣誉。 川军出川抗战的将士有多少呢?四十余万。七七事变之后,没有两个月的时间,川军就有十五万军队出川了,至1939年初,川军出川抗日部队有第二十二、二十三、二十七、二十九、三十、三十六集团军,另有郭汝栋第四十三军、范绍增第八十八军等。“投入六个集团军又两个军、一个独立旅,计四十余万人,担负正面战场十分之二。”四川平均约十四人中即有一人当兵,全国抗日军人每五人中即有一个四川兵,抗日各战区、各战场几乎都有川军参战。”以致抗日前线有“无川不成军”的说法。 川军在哪些战场上浴血奋战呢?这里举三个典型例子。 先看淞沪战场。杨森率二十军奉命驻守上海市郊蕴藻浜的陈家行、顿悟寺一带,在会战期间,多次与日军爆发激烈战斗,川军死战不退,伤亡达到了7000余人。 再看南京保卫战。一四四和一四五师防守南京最外围的防线,两个师与日军拼死搏杀,将士几乎全部牺牲。 还有徐州战场。王铭章率一二二师防守滕县,与日军血战到底,最终,王铭章饮弹殉国,全师损失惨重,大部分将士战死沙场! 在抗日战场上牺牲或殉国的川军将领有很多,比如淞沪会战中有团长林相侯,南京保卫战中有师长饶国华,还有前面提到的王铭章,而为国捐躯的川军最高长官是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,他是在一次撤离行动中断后时中了日军的埋伏而牺牲的。 这篇小文当然不足以叙述川军出川抗战的伟大功绩和巨大牺牲,但四川人民对于抗战做出的贡献向来是国共双方都大力认可的。1945年9月3日,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张群在《胜利日感言》中总结,抗战期间“四川应征赴敌之壮丁,达 300 万人次以上。征购捐献粮食约 7100 万石。建筑空军基地 33 处,征工 90万人。其他建设,运输公役以及公债储蓄税捐等各项负担……总计川人直接间接负担数之巨量,无一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”。1945 年 10 月 8 日,中国共产党方面的《新华日报》发表社论文章《感谢四川人民》,指出:“五千万四川人民在八年抗战中,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,多少血汗,多少血泪”,评价道:“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,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。”

0 阅读:2
錢于晋

錢于晋

欢迎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