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性价比持续走低?别再盲卷了,这才是高性价比选择 如果你们觉得现在各类教育投

岚岚看商业 2025-09-13 22:24:11

教育性价比持续走低?别再盲卷了,这才是高性价比选择 如果你们觉得现在各类教育投入越来越不划算,我挨个给家长们掰扯清楚——如今很多教育赛道的性价比,确实在持续走低。 这些教育赛道,性价比已大不如前 1. 兴趣班:大概率是“花钱买错” 现在兴趣班遍地都是,几乎是个人就能在机构当老师,不管体育类还是文艺类,门槛低得离谱。 要是你抱着“随便学学、随便玩玩”的心态报班,那基本就是当“大冤种”。那些一知半解的老师,别指望他们能教好孩子,能祈祷别把孩子教错就不错了。 2. 课外补习班:自欺欺人的“情绪价值” 国家不支持课外补习是大方针,现在补习班都跟做贼似的,变着法儿钻空子开班,教学质量能好吗? 而且我始终认为:学得好的孩子不用补,学不好的孩子补了也白补。你花的那笔钱,说白了就是买个“我没对不起孩子”的心理安慰,除此之外没多大用。不少家长补完课,孩子提个3分5分、1分8分就沾沾自喜,殊不知可能只是碰巧多蒙对几道题,别再自欺欺人了。 3. 大学教育:文凭“含金量”暴跌 高等教育的性价比也在走低。现在民办大学越来越多,甚至有些公办院校都转设成民办——核心就是“要钱”。大学教育早成了资本收割的游戏,大学文凭也快成“废纸一张”。 前两天和朋友吃饭,他说“卷学历是为了保证下限”,我没好意思点破:学历确实是下限,但现在这下限也太低了。放20年前,这下限还值点钱,现在早就今非昔比。 4. 出国留学:中产家庭的“韭菜陷阱” 出国留学的性价比也越来越低。过去“海归”是褒义词,现在都成了梗;以前留学叫“镀金”,现在留学生被调侃成“溜子”,和“街溜子”异曲同工。 现在留学费用高得离谱,除了真有钱、不在乎成本的家庭,所谓的中产送孩子留学,基本就是当“纯韭菜”。 为什么大家还在盲卷?缺的是“当异类的勇气” 说到底,现在卷文化课、卷学历,都是性价比极低的事。但我也懂你们为什么卷:别人都在卷,就我不卷,不成了异类? 没错,你就是缺成为异类的勇气,总担心别人怎么看你。但你换个角度想:那些“别人”是谁?不就是同样在卷文化课、卷学历的家长吗?他们是什么?不过是没看清形势的“傻子”罢了。想明白这点,你还会在乎他们的评价吗?你会在乎一个傻子怎么看你吗? 当下性价比最高的教育:培养技能,学会选择 有家长问了:既然这些都不划算,那有没有高性价比的方向?当然有——培养技能,就是当下最值得投入的事。 顺便说句,很多博主天天讲“要培养孩子思考能力、思辨能力、性格塑造”,在我看来,这些东西大多是天生的,刻在基因里。换句话说:孩子生下来爱思考,不用教也爱;生下来不爱思考,说十年也没用。我儿子就不爱思考,我跟他说再多也没用;我自己爱思考,从没人事先教我,从小就爱琢磨,这就是天性。性格也一样,除非遭遇重大人生变故强行刺激,否则绝大多数人改不了。 所以,别纠结那些“虚的”,把精力放在培养技能上——技能这东西,练了就有,实打实能傍身。除此之外,更要学会“不较劲”,顺着孩子的特质做选择。 举个例子:前两天朋友跟我聊,他有个“文艺梦”,想让孩子走音乐路当歌手、明星,但他儿子唱歌跑调,他越听越气,甚至想揍孩子。我跟他说:这是天生听觉系统的问题,后天很难改,但孩子节奏感特别好,为啥不培养成说唱歌手?光说不唱不就行了? 而且现在说唱门槛低,市场基本被中专小黄毛霸占,你家孩子要是有点文化,简直是降维打击,还能赚钱。咱不说赚上亿,就算是小有名气的说唱歌手,演一场也能挣几万,不比上班强? 再比如我常说的“好好学英语”——英语就是技能,而且是人人都能学的技能,学好了下限不会低。把英语当下限,比把贬值的学历当下限靠谱多了。再极端点说,就像开玩笑提的“蓝翔挖掘机专业”,真没多少人会开挖掘机,你要是会,根本饿不着。 放弃幻想,看清形势 各位家长记住:选择大于努力。别再盲目卷学习了,劳民伤财还没回报。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,掌握一门技能、能安稳吃饭就够了,早点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,比什么都重要。

0 阅读:0
岚岚看商业

岚岚看商业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