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在黄岩岛设保护区,美国却拒不承认,解放军在南海有行动。 9月12日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到访菲律宾,访问期间他发表声明称,美国与菲律宾盟友站在一起,拒绝接受中国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计划。 9月12日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达菲律宾,在联合记者会上抛出重磅声明:美国拒绝承认中国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计划,称其“破坏地区稳定”“胁迫邻国”。 鲁比奥的论调并不新鲜,他延续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叙事套路——将中国正常的海洋管理行为政治化,用“命名战术”刻意混淆“黄岩岛”与菲律宾单方面宣称的“斯卡伯勒礁”,试图在舆论场制造“中国扩张”的假象。 美国的反对并非偶然。近年来,美国频繁在南海问题上刷存在感,从2016年炒作南海仲裁案,到如今借保护区议题施压,本质都是通过制造争端遏制中国发展。 鲁比奥声称中国“阻止菲律宾渔民进入传统渔场”,却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:黄岩岛海域的渔业资源正因过度捕捞和非法作业面临枯竭。 菲律宾政府今年启动的“新渔民英雄”计划,组织更多渔船冲闯黄岩岛潟湖,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承受巨大压力——41种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造礁石珊瑚、14种易危物种,以及砗磲等珍稀生物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 中国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坚定。9月12日至13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,战区部队保持高度戒备,对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组织“联合巡航”、散播非法主张的行为发出严正警告。 军事行动与生态保护形成双重回应:一方面,通过常态化巡航维护主权安全;另一方面,用科学手段保护海洋环境——黄岩岛保护区的设立将规范船只和渔民活动,对污染、弃置物等威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。 美国的双标行径在此事中暴露无遗。美国自身在太平洋设立了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纪念区、马里亚纳海沟国家海洋纪念区等保护区,却对中国履行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赋予的权利指手画脚。 更讽刺的是,鲁比奥呼吁中国遵守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,而该裁决本身因存在严重程序违法和事实错误,已被中国明确拒绝接受。 南海的博弈从未停歇,但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: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,设立保护区是主权范围内的正常管理行为,既符合国内法,也契合国际通行实践。从三亚海事局发布的航行警告,到南部战区的巡航行动,中国用实际行动传递信号——任何试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企图都不会得逞。 这场风波背后,是南海生态保护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。当美国将环保议题工具化时,中国选择用科学和法律筑起防线。黄岩岛的珊瑚礁仍在生长,渔场的资源需要休养生息,而南海的和平稳定,终将由区域国家共同守护。
中国在黄岩岛设保护区,美国却拒不承认,解放军在南海有行动。 9月12日,美国国务
百日依山尽
2025-09-14 14:26:33
0
阅读:0